近期,梅县区持续性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大,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区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持续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认真做好灾害预警、巡查和监测工作,防止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水车镇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镇村干部正在对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检查。记者了解到,虽然近日雨势逐渐减小,但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为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该镇实行24小时值班制,持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细化落实监测、防范等措施,切实筑牢群众生命安全防线。 “我们按照网格化的要求,对之前排查的792户各类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住户再开展新一轮的巡查排查,判断是否会有新的地质灾害隐患产生,如果有新地质灾害隐患产生,我们会立马转移住户。” 水车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应急办负责人黄勇表示。
该镇还通过填写避险明白卡、发放应急物资等方式切实做好受威胁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并印发防灾避险宣传资料,提高群众防范意识。水车镇先锋村村民严英杰告诉记者, “从上个月就开始塌方,村干部每天都来,晚上也来让我们转移。现在发了告知书,人也转移出来了,镇村干部都过来帮忙,也经常会宣传这些地质灾害知识,非常关心。”
同时,梅州市自然资源局梅县分局也积极行动,加强部门联动,准确掌握雨情、水情变化,并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力度,通过“人防+技防”加强预警预报,确保出现紧急状况能迅速灵敏高效处置应对。
接下来,我区将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排查巡查和值班值守工作,防止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部门也提醒广大群众,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做好各项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多关注留意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加强房前、屋后山体的巡视检查,及时清理好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雨季汛期不要住在靠山后排房间或长时间逗留,不住一楼住二楼;在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前会有一些征兆,山体出现裂缝,树木发现倾斜等,要及时撤离危险区域人员;不要冒雨清理屋后崩滑下来的泥土,以免次生灾害事故的发生”。梅州市自然资源局梅县分局地环站站长卢志文表示。
全媒体记者:叶艳 曾宏宇
编辑:黄婷
审核:谢勇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