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力”到“智力”,从“靠经验”到“靠数据”。当前,梅县区以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加快智慧农业建设,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新技术,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农业发展有了“智慧大脑”,让农民当起了“甩手掌柜”。
在雁洋镇南福金柚公园金柚智慧科技展厅,只见工作人员在控制中心轻点鼠标,5000多亩连片种植的柚园实况就展现在大屏幕上。记者了解到,南福金柚公园投入1300万元,建设物联网管理系统、种植管理系统、农资管理系统、区块链溯源系统和柚服务系统,对园区内的所有金柚种植实施数据化、标准化、规范化智慧管理。
展厅工作人员周启林:“农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操作,可以实现病虫害的管理,了解果树的生长情况,实现温湿度的检测,还有土壤的pH值、光照强度检测,告诉农户今天是不是应该浇水、施肥等。最后一个是水肥一体化设备,柚农通过手机可以直接操控水肥一体化设备直接进行灌溉,包括肥料的输出,帮助农户节省劳动力。”
南福金柚公园是梅县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智慧农业项目的一个缩影。当前,梅县区正加快智慧农业建设,目前已建成38个物联网种植基地和一个金柚大数据服务中心,逐步实现农业建设管理数字化、公共服务信息化、数字应用场景化和产业发展可视化。
梅县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梁元锥:“接下来,我们将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持续推进数字农业工程。在主导产业重点区域建设物联网、智慧果园、智慧茶园、智慧稻田、智慧养殖等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还将把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有机整合,形成数字乡村管理一张图,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数字化技术在梅县区落地应用。”
全媒体记者:谢瑜 沈嘉诚
实习生:李乐
编辑:黄婷
审核:谢勇 陈海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