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节水抗旱不松懈 保耕保管保收成

2021-04-09 20:18:19 

梅县区节水抗旱不松懈 保耕保管保收成

近期气温偏高,降雨偏少,梅县区多地出现重度干旱的情况,为此农户们积极行动,实行保耕保管抗旱措施,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跟随农技人员来到田间地头看看。

记者跟随我区农技人员来到南口镇车陂村的水稻种植地,只见村民正在水田里进行机耕,做好插秧的准备工作。村民邹叔告诉记者,附近几十亩田已经种上秧苗,但水位较低,可以看见部分地势较高的秧苗已经开始发黄,呈现缺水状态。

【村民 邹叔:我现在在这里抽到水来耕田,耕田以后育好的秧要播种下去,总共六七十亩田,那边种下去了,也没水。】

记者走访了解到,如今正值春耕时期,为了不错过耕作时机,村民们想了许多办法来应对干旱。村民谢叔带记者来到河边,只见一条长长的蓝色水管连接了河流和田沟,哗哗的水流分散引入田间。

【村民 谢叔:这里有三架抽水机,每天都抽24小时都在抽,抽了水,起码能保苗,损失没那么大,上面还有20多亩没有耕,还在抽水,有雨下,我们抽水机能减少一两架,就不用这么多了,这下面的抽水机是烧汽油、柴油的,成本大也要缴,要保苗没有办法的。】

记者向农技人员了解到,引水灌溉能够解决大部分农田的用水问题,少部分地势较高的秧苗可以通过在同一片田里清开多条泥路的方法,将水引过来,只要水分满足,发黄的秧苗还是可以恢复生机的。

【梅县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廖国英:在抽水的过程当中,除了用管道,还可以利用田沟,用引流的方法,先把田沟的淤塞全部清理好,尽量用这种田沟引流的方式,田块比较分散的时候,通过分阶段去引流的话,水的利用率就更高。地势较高的地方,我们要根据水源来向,扒开泥土、引流过去,那边才不会受到干旱。】

随后,记者和农技人员来到畲江镇成山村,只见数十亩农田已经种下花生,片片嫩绿长势喜人。记者了解到,该基地负责人早在今年二月就计划将水稻改种花生,由于连月干旱,农田面积大,引水灌溉成本过高,在今年三月初将花生种下,既不荒废农田,又不误农时。

【广东山粮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叶远飞:因地制宜,加上今年大旱,因时制地改种花生,天气干旱要是种水稻就缺水,缺水的话,要抽水等其他(工作)加起来成本大,这样就不会,荒田了,等花生一收成就耕田,等下一季(种水稻)。】

【梅县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廖国英:水源很缺,我的就要改种一些耐旱作物,像西瓜、玉米、花生还有蔬菜类的,比较耐旱的经济作物,尽量不要抛荒弃耕。这些旱作物种类也是我们消费者所需要用的,这些作物种好了,有产量、品质了,也能够挽回损失。等到下一季的时候,水分又充足,我们就还可以继续种水稻。】

与此同时,记者从区气象部门了解到,自去年10月以来,我区气温偏高,降雨偏少,已经出现秋冬春连旱,农情受影响大。据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三天我区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逐渐回升,森林火险气象风险等级高,节水抗旱工作应持续进行。


全媒体记者:陈钰潆 叶伟诚 

通讯员:廖国英

编辑:凰仪

审核:环捷

热门评论
打开梅县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梅县区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安全培训|规范接种操作流程 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2021-04-09 20:17:14
广东省节能先进个人|邓劲才:加大技改力度 推动企业节能降耗 2021-04-09 20:16:17
眉山市采访团到我区参观采访 “穿越川粤·眉梅与共” 2021-04-09 20:15:22
节目预告!梅县区融媒体中心将推出《百年恰风华 赓续前行路》系列报道 2021-04-09 20:14:28
满园茶叶俱飘香 绿色铺就致富路 2021-04-09 20:13:42
走访慰问困难户 爱心帮扶送温暖 2021-04-09 20:12:38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暨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 专题研讨班结业 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力量 奋力谱写梅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2021-04-08 19:41:56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暨全区科级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开班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加快推动梅县高质量发展 2021-04-08 19:41:56
2021年梅县区“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活动启动 发挥校园教育阵地作用 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 2021-04-08 19:41:56
牢记嘱托 精准发力 阔步新征程 加强政策解读 推动梅县苏区振兴发展 2021-04-08 19:41:56
没看够!下载个梅县发布呗!
梅县发布 权威声音 急速传达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