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是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全域革命老区,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迷人的海滨风光,深厚的红色历史,描绘出这里别样的美丽乡村画卷。随着红色教育路线的开发与本地产业资源的挖掘,汕尾这片“红色土地”,正从“革命红”蜕变为“发展红”。
汕尾陆丰市东南部的金厢镇,坐落着一个滨海小村——下埔村。1927年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在叶挺、聂荣臻、杨石魂的陪同下,来到下埔村黄厝寮自然村村民黄文秀家养病,随后渡海赴港。
汕尾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第一书记 廖淑新:
首先把周恩来养病的旧址
把它修旧如旧 修出来
后来我们就利用废弃的一个小学(校舍)
改建成了金厢红色文化馆
让群众能更多了解这段历史
十里银滩勾勒出绵长的海岸线,明媚阳光渲染着村屋的壁画,无不展示着这片老区如今的美丽繁荣,而6年前,这里还是省定贫困县,连那段动人的红色记忆也鲜为人知。从全村仅有6间小杂货铺,到拥有57家商业场所,年营业额超400万元,红色文旅为下埔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让远行的游子重归故里。
汕尾陆丰市金厢红色文化馆讲解员 莫金莲:
我在深圳工作了17年
我是2019年的时候才回来当地生活的
有一次回家乡的时候
看到家乡开始有变化了
原来的泥泞路变成了水泥路
原来黑茫茫一片的公路有了路灯
让我的心里面就有了向往回家乡生活的这个念头
给来参观的这些党员 群众
讲我们的革命历史
传承这种红色基因
我觉得就是体现自我的一种价值
汕尾陆丰市金厢镇下埔村第一书记 廖淑新:
参观的群众每年可以达到30多万
这57家商业场所可以提供100多个工作岗位
变成一个宜居宜业
而且很受外界群众欢迎 有兴趣的
一个美丽的新农村
而在海丰县新山村,曾经“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如今绿树成荫,整洁有序。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新山村大力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服务业从2016年的空白,增长至2021年的5000万元。
广州游客 庞女士:
从开始进村的时候
发现这个新山村真的漂亮 特别好
然后进来看这个文化馆 很多历史的故事
还有我们红色的这么一个教育
感受特别深
盘活红色资源,迎来万千宾客,带动创业就业,助推乡村振兴,“红+绿”的发展路线,让村里实现了收入的连年攀升,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00万元。
汕尾市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党总支部书记 吕湖泳:
通过这几年的打造以后
我村在2019年的时候就全部脱贫了
那么贫困户的(年均)收入已经达到了19000多元
2019年的时候
来村里参观旅游的人数
超过100万人次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记者:李月莹 孙伟柏 汕尾台 见习记者:周煜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