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天(7月23日),“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在广东省档案馆开展,首次展示多份珍贵的历史档案。广东省博物馆推出了“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全景再现华侨从走出国门、回馈家乡到报效祖国的时代记忆。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在粤开展
此次档案馆的展览精心设计了“信仰的力量”、“理论的力量”、“组织的力量”等8个篇章,通过500多份珍贵档案、重要人物的手写文件、重要的会议记录等,全面、立体、鲜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胜利密码。
广东省档案馆资政编研部主任 张中华:
500件档案中有近300件是首次公开
不要说普通的民众
就是我们档案专业的
都是首次见到这么大批量的档案
集中地公布
据了解,展览由中央档案馆、新华通讯社主办,主要服务于全省的党史学习教育,也对公众开放,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底。
博物馆“侨批”专题展 揭秘家书的红色故事
今天上午,广东省博物馆内就推出了“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共展出馆藏文物史料及民间藏家藏品共130多件,历史图片、史料图片、图表近150幅。为科学保护和合理运用侨批这一文化瑰宝,还同时启动了“五邑侨批全球征集活动”,面向全球华侨华人征集五邑侨批(银信)及与侨批相关物件。
本次展览,还发布了“侨批中的党史”画册,充分发掘并突出展示五邑侨批(银信)的红色印记和背后的故事,融入“侨批中的党史”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侨批文化的价值和内涵。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 张国雄:
华侨华人在海外
对故乡 对故园的那种记忆 牵挂
在书信里面有很直接的表达
他们这些书信其实都是家长里短
关心家人的生活 和谐
同时他们由关心家庭去关心乡村
到最后去关心国家
是家国情怀的民间记录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记者:吴柳倩 李海富 摄像:罗文晖 朱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