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要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把引领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作为建设制造强省、繁荣民营经济的重中之重,通过政策的托举进一步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之路,助力全省工业经济加速腾飞。
广州这家能源环保企业的研发车间里,一台台搭载着新型技术的锅炉设备正准备发往全国各地。2020年,企业在保证氮氧化物30毫克排放限值的前提下,自主研发了烟气内循环混合技术,提高能效的同时安全性也更高了。目前这项技术已成功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并在垃圾发电、危废燃烧等领域广泛应用。
意高环保装备(广州)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经理 吴家宋:
像我们平常用热的设备基本都能用到它
它可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还有更加安全更加稳定可靠
目前我们这一项技术已经国产化了
已经推向了国内的市场
长期专注和深耕细分市场,最终成为行业尖端,是大多数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的路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燃烧设备领域,中国正逐渐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近期,企业在番禺“专精特新”集聚区的生产基地也已正式开工,投产后将会带动周边区域内机械、电机、节能风机等上下游行业的创新研发,发展空间巨大。
意高环保装备(广州)有限公司总经理 姜赟:
燃烧器这个行业在中国可以说是一个新兴行业
未来这个基地建成以后
对于我们自主生产核心部件和标准化生产(核心部件)
是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最主要我们还有一个市场渠道要开发
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卖到了越南
东南亚市场以后也是个很大的机会
未来三年我们还能够大踏步发展
也为进口替代作出我们企业的一份贡献
截至9月,工信部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计9090家,其中广东企业达到877家,占比9.65%。作为制造大省,广东的专精特新企业广泛分布在高端装备、医药生物、化工材料、新能源等众多制造业领域,他们不仅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还对产业链供应链发挥着重要的补链、强链、延链作用。今年以来,广东各地密集出台多重政策加持“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刘兴贺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对于他们(企业)的扶持
一定要从产业链的源头
包括原料 包括科技创新
包括中间的一些生产制造
还有后期的服务
以及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等全链条
要进行一些扶持
给扶持政策空间一定要长
要做一些区别化的政策突破
来自佛山的这家装备制造企业,于今年5月凭着在细分领域的强大实力,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小微企业到佛山市高质量发展百强企业,一路走来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持。如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的政策就使企业享受到延缓缴纳50%的优惠,大大缓解了资金流的压力。
佛山市必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赵宝琳:
我们从去年到现在总共有170万的税款缓缴
这个资金我们可以用在数字化智能中控系统研发
可以给我们的产品赋能
这样也能同时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扩大了我们产品的销售
今年4月,佛山市出台了“六大升级行动”方案,提出到202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并且每年推动1000家以上制造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通过政策支持加快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生态,促进各类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推动佛山向制造强市跨越。
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钟端章:
比如说从我们的小微企业怎么上规模
到我们的一些中小企业怎么成为 “专精特新”企业
包括成为一些百亿企业
我们都相应有一些配套政策
目前,广东正在谋划构建起“宏观——中观——微观”一体化产业政策体系,并着力打造“群—链—企”工作架构。今年8月,广东首次系统明确全省构建梯度培育格局,对“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三类企业,分别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三大培育工程”和“百千万计划”,助推一大批优质中小企业的成长。
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 谢泓:
“专精特新”企业应该是制造业里面很重要的支撑
它不仅仅是通过它的产品给到我们这个社会
实际上它现在特别是在补短板
在替代进口这块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我们省的(政策)文件里头也能够体现
包括人才的一些培训包括融资
所以“专精特新”企业的服务也不是政府(一方面)的事
也需要跟社会(机构)全力配合
打造一个为我们 为制造业
为“专精特新”服务的全面的一个体系
促使我们的“专精特新”企业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记者:黄冉 佛山台 深圳台
摄像:秦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