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绿色化!中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4-01-05 12:09:51 

央视网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科考船——“极地”号,日前在位于广州的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首次公开亮相。在这家船厂采访的时候,记者发现,这里除了有像“极地”号这样高技术含量的船舶,还有不少绿色船舶,其订单量在急剧上升。

这艘“大肚量”的超级巨轮,一次最多可运载16616个标准集装箱。这也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建造的最大吨位的集装箱船之一。

外贸企业为何如此青睐这家船厂?通过分析广船国际目前在手的订单,我们发现,60%以上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甲醇双燃料或是LNG双燃料新型绿色船型。而这些订单与广船国际正大力推进的绿色船舶建造创新是密不可分的。

与传统燃油集装箱船相比,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可减少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和99%的硫排放,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满足全球最严格排放标准,可灵活布置于全球各个重要航线。这也让广船国际成为了国内手持双燃料“绿色船舶”订单最多的造船企业。

“坞期紧、进度快” 保质保量提效率

“坞期紧、进度快”,这是在采访中记者经常听到的话。在广船国际,由于订单不断增多,几乎所有的建设任务都是提前完成,有的甚至是提前三、四个月保质保量交付。

船坞是船厂建造船舶的工作平台和关键场地。在码头我们看到,“极地”号出坞下水后,排在其后的4艘船紧接着要进坞开始建造。

一辆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平稳穿梭在安全区,车上的工友有事儿就会互相召唤,拿出图纸解决问题,互通有无。而在职工和船东餐厅里,一张张餐桌上分区标记了各个业主单位。吃完饭撤掉餐具,大家就开始“头脑风暴”,现场办公。

“数智化”升级 节省人力增效能

船舶制造是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从零部件到最后的成品船,涉及8大环节、1000多道工序。在广船国际,这项传统制造业如今变得更智能、更高效。

一艘大船如何建成?3个多月的时间里,一艘12层甲板,面积超20000平方米,可同时承载600辆汽车、1800多人的客滚船诞生了。

船舶制造作为劳动密集型重工业,过去需要依赖大量劳动力。通过数字化转型,一批”机器人”和传统产业工人同步上岗、协同工作。

以船舶薄板分段“数智”车间为例,整条流水线相当于一台巨型船体“薄板分段打印机”,每天可“打印”4.5个薄板分段,是传统生产方式的三倍。整个车间从以前200多人的团队缩减到了50人左右,不仅节省了人力,还能提高工艺质量。

智能化、绿色化的造船新模式正在助推中国造船业迈向高质量。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全国造船完工量38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新接订单量68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3.8%。截至2023年11月底,手持订单量13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4%,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

热门评论
打开梅县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民生篇 2024-01-05 10:32:31
国际纵横谈 |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启示 2024-01-05 13:30:46
今年春节,哪些区域可以放烟花?广东多地消息汇总 2024-01-05 07:48:51
乌蒙链商平台在贵州毕节上线运行 2024-01-05 14:43:51
AI合成主播|WTT男子总决赛:国乒三将闯入男单四强 2024-01-05 14:43:28
AI合成主播|2024冬青奥会将推出冬青奥“元宇宙” 2024-01-05 14:43:28
AI合成主播|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港首演 2024-01-05 14:43:27
开启社区读书日 丰富百姓文化生活(5) 2024-01-05 14:43:14
开启社区读书日 丰富百姓文化生活(4) 2024-01-05 14:43:12
开启社区读书日 丰富百姓文化生活(2) 2024-01-05 14:43:11
没看够!下载个梅县发布呗!
梅县发布 权威声音 急速传达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