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深入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各具特色的书店和公共阅读空间不断丰富着读者的阅读体验,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近日,拥有全国最大地下智能立体书库的深圳图书馆北馆正式开馆,不少深圳市民与文化学者纷纷前来打卡借书,这也标志着“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又增添了一张新的阅读名片。深圳市民 贡先生:“非常干净、漂亮整洁,环境特别大很安静,有很多很顶级的书在这里,很幸福的感觉。”深圳市民 章女士:“非常的智能化方便,基本上自己想要借到的书还是都有。”
图源:深圳发布
汕头市图书馆“南滨印象粤书吧”日前开放,它坐落于汕头南滨公园最东端,配备馆藏图书1000多册,包括文学小说、艺术鉴赏、地方文献以及少年儿童读物等。游客:“我觉得挺新颖的,从地理位置来讲这里风景比较好,有这样一个图书馆很惬意。”汕头市图书馆副馆长 黄哲:“汕头市图书馆‘南滨印象粤书吧’,它配备了电子借阅机、自助借还书机等数字化设备,实现图书资源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在清远,三禾书院·粤书吧近日也揭牌开放,通过与“图书馆+”的合作模式,将优质图书资源和文化服务延伸至基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双向融合以及文旅融合纵深发展。清远市图书馆副馆长 黄小梅:“我们清远市图书馆也将进一步去挖掘一些特色的优势,加强社会的合作,去打造更多有颜值又有内涵的新型城乡文化阅读空间,来赋能我们乡村的旅游发展。”
三禾书院·粤书吧 潘志伟 摄(图源:清新发布)
在惠州市区东江公园中心广场,有两座分别以“清风集”和“明月颂”命名的惠享书房,市民在逛公园的同时,还能畅游书海感受书香熏陶。市民:“心情很好,感觉很宁静。”惠州市图书馆馆长 周琼芳:“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就启动了惠享书房项目建设,目标是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具有惠州地方特色,与促进文旅体融合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为市民提供惠民共享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
“大而美”的文化场馆为城市品位定下基调,“小而精”的公共文化空间让市民游客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广东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探索出系列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经验。
采制:广播融媒中心记者陈聪聪和深圳台、清远台、汕头台、惠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