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更新年复始,风吹雪落小寒至。在佛山揭阳等地,就有小寒时节吃糯米、炒朥饭的民俗。
每天早上,英哥都会来到一家老店买下一只糯米鸡做早餐。比起平时,小寒节气的一口糯米鸡让英哥觉得更有仪式感。“这个糯米鸡我们家一直在吃,等于是家的味道了。”
这家非遗糯米鸡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从老板娘黄金趣的祖辈开始传承。黄金趣是第四代传人。她手中的糯米鸡,从米的选取便开始颇有讲究。“做糯米鸡最重要的是米,每一种米都有自己的特性,有些比较糯,有些比较粘,有些比较爽口,几种米加起来才可以,这是我们的配方米,我们的糯米鸡蒸出来是粒粒分明晶莹剔透的。”
在揭阳,炒朥饭是冬日里一道深受人们追捧的美味。 “朥”是潮汕地区对猪油的别称。炒朥饭听似步骤简单,但要做到色香味俱全却非易事。每天都需要提前准备好各种配料并进行预处理,以发挥食物最佳的风味。厨师 黄育江:“主要配料有五花肉、鱿鱼干、香菇、虾米、蒜苗,五花肉需要切成小块去炒制,豆干就需要切成粒去油炸。”
图源:揭阳发布
炒朥饭以良好的营养和勾人食欲的口感为人们代代相传,潜藏其背后的历史起源也为人津津乐道。广东玉湖生态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罗建新:“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黄国祥兄弟叔侄三人日夜苦练,寒暑不息,打破了揭邑连续20年无人中武举人的情况,他们练功期间炒朥饭作为固定的“练功餐”用以补充体力消耗。随着黄国祥‘一门三举人’的成功故事为人传播,新寮炒朥饭作为举人练功餐也流传开来,成为深受人们喜欢的美食。”
炊烟袅袅升起,非遗美味糯米鸡和炒朥饭带着家乡的情意,在小寒之日温暖着每一个来往匆匆的行人。
采制: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杜一扬、黄嘉盛、陈浩、李露一、张子琪 、陈聪聪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