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定是去黑龙江哈尔滨旅游作为此次旅游热潮的主要群体勇闯东北的南方游客顶着“小土豆”的昵称频频登上热搜
但你知道吗货真价实的“东北大土豆”其实早就南下了
在距离黑龙江省3700公里以外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一群东北农民不再“猫冬”(注:“猫冬”为方言。躲在家里过冬,泛指躲在家里不出门)而是在这里种起了土豆
马铃薯(土豆)是我国第四大主粮“黄麻子土豆”是黑龙江省望奎县东郊乡的特色产业
十年前黑龙江省望奎县和广东省遂溪县两地政府牵线跨越几千公里开展“岭南冬种”种植土豆、甘薯等作物不仅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把丰富的种植经验带到岭南还将北方育成、精选的良种也带到了南方优化南北粮食结构
这场跨越千里的南北奔赴还改变了农业生产模式每年11月在水稻收割后利用冬季闲田开始种植马铃薯次年3月收完一年可种两季水稻一季马铃薯这样的“稻—稻—薯”生产模式一举多得
每年4-9月是黑龙江10万亩马铃薯的生长期其后广东湛江“接力”播种直到来年3月收获合理利用农闲实现轮番种植
目前,“稻—稻—薯” 模式已在广东呈现规模化效应种植面积突破万亩随着预制菜的风口降临南北“接力”的下一棒已经传递下去了
来自惠州的一家食品开发公司利用广东出产的鸡和“祖籍”黑龙江的土豆开发出 “土豆焖鸡”快手菜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稻—稻—薯”模式产出的土豆蛋白质含量高、性价比高很适合进行预制菜产品研发
广东湛江的农民收获土豆
此外,还有炸薯条“稻—稻—薯”+白蕉海鲈
“稻—稻—薯”+禽类等多样思路已经应运而出
多样化的土豆美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相继面世南北双向奔赴的价值链条也将再度升级
寒来暑往、南来北往这样有人情味的双向奔赴不妨多来一些!
来源:大湾区之声、总台央视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