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换一张

紧急提醒!预防毒蘑菇中毒!

2021-09-05 22:00:10


广东的夏天
气温高,雨水充沛
一大波野生蘑菇开始冒出来


每逢菌子季
各种野生菌便成了必吃的美味
但吃毒菌子中毒的新闻也随之刷屏

有人在听说吃蘑菇中毒致幻
能看见小人跳舞、能欣赏“大片”后
忍不住动起亲身体验一把的“歪心思”


对此,中过毒的网友纷纷提醒——

“作为一个吃菌中过毒的人,一点都不好玩,千万不要因为好奇乱来,因为每年都有因蘑菇中毒,一家都没了的惨剧发生。”


“听着好笑,但真的会死人。”


“即使经过治疗,有人在后期也出现过喝水吐、暴瘦的情况,出现了后遗症。”

假褐云斑鹅膏


有网友表示,中毒对大脑影响很大,曾因吃见手青中毒,但治疗后 自己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了。 “不能乱吃,那些想尝试幻觉的简直是在拿生命在开玩笑。”

致幻体验别瞎玩



中毒没有特效药


2017年《博物》杂志曾作过介绍,见手青在云南的角色颇似江南的河豚,是一种有毒的美味。中毒后重则死亡,轻则出现幻觉,可能会见到诡异的小人在跳舞,被称作“小人国幻视症”。


但文中也提到——

大部分中毒者并没有机会活着撑到描述“吃了毒蘑菇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伴随幻觉的还有严重的疼痛、呕吐等症状,所以不要因为好奇而食用毒蘑菇!

鹅膏

这些毒蘑菇



在广东很常见


毒蘑菇品种很多
不过大家要格外注意
这几种毒蘑菇
广东很常见

假褐云斑鹅膏


深圳市坪山碧岭 发现有大量假褐云斑鹅膏,中毒后潜伏期短,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也有造成肾损伤的报道。

粉孢牛肝菌


深圳凤凰山、碧岭、梧桐山 均有发现,其中有些种类可以食用,有些中毒后有消化道反应,有些可以引起神经精神症状。

不同种类的牛肝菌混生在同一林地,外形很难辨别。

丝盖伞


深圳 梧桐山登山路 发现,含有神经精神型毒素,中毒表现为瞳孔缩小、流汗、口鼻分泌物增多等类似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毒蕈碱”样症状。

吃蘑菇中毒的新闻
每年都数不清
但还是有无数人为了一口鲜美而冒险
其中一个原因是民间有很多“大神”
自认为掌握了一套
识别好蘑菇和毒蘑菇的秘诀

这些网传“鉴毒”方式



真的不靠谱


这些秘诀在网上一直有流传

但其实都是坑!


颜色鲜艳的菇才有毒?

事实上,单看蘑菇的外表,并没有绝对的安全标准。一身雪白的鹅膏菌看起来很普通,却是一朵致命的“白毒伞”!

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也极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

长在阴暗潮湿处的才有毒?

有人说,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角落。

这也是错的!

所有的菇都倾向于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跟毒性无关。可以吃的鸡腿菇经常在牛等动物粪便上“绽放”;而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干净的林中地上。


不生蛆、虫子不吃的才有毒?

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常常被蛞蝓吃,不少有毒种类也可以生蛆。

银器、大蒜一起煮会变黑的才有毒?

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大蒜等发生反应。

受伤变色、流汁液的才有毒?

这也不是绝对的,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但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才有毒?

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那究竟什么方法靠谱?
对于不认识的蘑菇
  不采!不买!不吃!

下面小编再带大家辨识以下几种毒蘑菇:



裸盖菇🍄


以上均是裸盖菇

大部分裸盖菇有着白色的伞柄、褐色的伞盖,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有些裸盖菇菌肉或菌柄受到损伤时会出现颜色变化,往往由白色变为蓝色。


裸盖菇素又名光盖伞素、赛洛西宾,是具有致幻活性的小分子生物碱,其在强酸或碱性条件下脱磷酸化水解,得到同样有致幻作用的脱磷裸盖菇素。



食用含裸盖菇素的蘑菇后,会出现幻觉、幻视、跳舞,同时伴有行动不稳、谵语、意思障碍、昏迷、精神错乱等,躯体反应包括瞳孔放大、心跳过速、血压升高、体温上升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甚至还有诱发自残和自杀行为的报道。


我国卫生部最新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仍将裸盖菇素和脱磷裸盖菇素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明文规定,滥用我国规定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属于吸毒行为。




致幻蘑菇🍄

除了含有裸盖菇素的蘑菇种类,还有一些蘑菇,误食以后也引起人类产生幻觉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鹅膏菌属真菌。


其中,特别有名的要属毒蝇鹅膏



毒蝇鹅膏Amanita muscaria,它的长相估计很多人都非常眼熟,鲜红色至橘红色或黄色的菌盖,上面还长有许多白色的凸起,在童话故事、动画电影还有马里奥游戏中,我们经常能看见它的身影。



毒蝇鹅膏是全球性的物种,原生于松树和落叶性的树林中,横跨北半球温带和极地气候的地区,以及温带高海拔地区,如兴都库什山、地中海地区和中美洲,它可以外生菌根的方式,与松树、云杉、杉木、桦树和西洋杉等多种树木形成共生关系。



它含有蝇蕈醇、鹅膏蕈氨酸和毒蝇碱等致幻毒物,被人吃进去后,中毒症状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摄食者的体重、毒蝇鹅膏的栖息地和摄取量的多寡等原因,而且表现出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到头晕、精神错乱、视觉及听觉扭曲、出汗、脉搏减慢等都有可能。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野生菌食用需谨慎
不熟悉的不乱吃
没煮熟的不乱吃
更不能为了好玩猎奇而以身试毒
别拿生命开玩笑!


来源综合:广东发布、中国禁毒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