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换一张

2021年第二季度“梅州好人”名单公布

2021-09-17 11:20:32


讲述梅州故事  传承客家文化

中共大埔县委宣传部(宣)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先进典型、引领文明风尚,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好人推选活动的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讲述梅州好故事、传播梅州好声音、树立梅州好形象、传递梅州正能量。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道德典型,弘扬传统美德,市文明办组织开展了2021年第二季度“梅州好人”推荐评选工作。

在各地各部门广泛推荐、审核把关的基础上,经市文明办复审、网络公示和集中评审,评选出张栋、李茂、赖法卫、曾舒琪、陈剑波、罗新辉、刘军铭、韦金凤、李秀花、廖双花等10位同志为2021年第二季度“梅州好人”。

希望受到褒奖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各地各单位要加大力度宣传“梅州好人”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把“梅州好人”的榜样力量转化为群众的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2021年第二季度“梅州好人” 名单


一、助人为乐好人(1位)
张  栋  
梅州金塔水泥有限公司职工

二、见义勇为好人(1位)
李  茂   
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

三、诚实守信好人(1位)
赖法卫  
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四、敬业奉献好人(4位)
曾舒琪   
梅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

陈剑波   
梅州市江南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

罗新辉   
兴宁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军铭  
平远县殡仪馆馆长

五、孝老爱亲好人(3位)
韦金凤  
梅县区梅西镇白面村民

李秀花   
丰顺县小胜镇礤下村村民

廖双花  
五华县安流镇里江村民


一、助人为乐好人



张栋


男,1973年8月梅州金塔水泥有限公司职工
2011~2014年度梅州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做下去”。张栋作为塔牌集团属下二级企业梅州金塔水泥有限公司的一名党员职工,在工作岗位上他始终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处处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
同时,他又是一个热爱公益事业、乐于助人、富有爱心的当代青年,自2004年第一次参加塔牌集团组织的献血活动后,“奉献助人”的这颗种子在张栋心里“悄然”生了根,随后的每一年他都坚持献血,这一坚持就是17年,无偿献血成为了他生活中最平常的一部分。据了解,至目前张栋共参与献血22次,总计献血量达4800毫升,合格率100%。
由于其突出的贡献,张栋也多次获得了国家、省无偿献血奉献奖等奖项。


二、见义勇为好人



李茂


男,1965年6月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

3月27日晚,李茂在返家路上经过广州大桥时,突然发现一个20岁左右女子正在攀爬大桥栏杆,准备跳河。

李茂来不及多想,折返后扔下交通工具,跳过人行道护栏冲向该女子。在女子爬过大桥栏杆的一瞬间,李茂抓住了该女子,此时该女子三分之二的身体已在栏杆外,有下掉的趋势。李茂用尽全力抓紧女子,慢慢拽起女子。但该女子一身酒气,不停地挣扎拒绝被救。李茂一边抓紧女子一边劝导,一刻都不敢松手。隔着一米多高的大桥栏杆,李茂没法拉回近百斤的女子,也无法腾出手打电话报警。就这样坚持了20多分钟,就快筋疲力尽之时,终于有位开车经过的路人发现了情况,赶紧过来帮忙,两人合力救下了女子并报警。

此时,李茂发现衣裤已被汗水浸透,双臂也发紫淤青了。当警察同志问起是否要报道时,李茂生怕给女子带来更深阴影,婉拒了新闻报道。


三、诚实守信好人



赖法卫


男,1972年4月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获梅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被授予“梅州市劳动模范”称号、梅州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扶贫爱心人士;被聘为梅州市信息进村入户农业“三级人才”服务体系乡土专家”;梅州市农村科技特派员。

赖法卫,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梅州市茶叶协会会长、广东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副会长。赖法卫有社会责任感,银行信用等级为A。其从事茶叶产业工作以来,严格质量管理,认真做好茶叶的审评、分级,做到按质定级、按级定价,以“品质第一、客户至上”的理念和优质服务赢得了消费者信赖。其公司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广东省扶贫农业龙头企业,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获评“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诚信单位”“中国诚信名牌”。
赖法卫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捐资扶贫济困、兴教助学,为贫困村引水工程、村道修复、公路硬底化等建设慷慨解囊。2020 年第一时间为新冠肺炎疫情多次捐款捐物,共抗疫情。多年来,回报社会,为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捐款共计300多万元。


四、敬业奉献好人



曾舒琪


女,1991年4月梅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

2021年6月评为梅州市120最美生命之声。

2021年5月20日凌晨5时30分,值守120的曾舒琪接到一个求救电话:一名孕妇独自在宾馆腹痛临产。曾舒琪一边安慰求助者,并马上派出救护车,快速启用急救医疗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系统)询问指导孕妇生产。MPDS电话指导通话到6分8秒的时候,产妇终于将婴儿生了出来,但是没有婴儿的哭声,曾舒琪用严谨而又通俗的话音引导产妇给婴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让这位刚生产完的母亲镇定下来。MPDS通话到14分26秒时,电话那头传来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最终保得产妇母女平安。

这次远程指导产妇成功分娩的杰出案例,只是曾舒琪多年来辛勤工作的一个缩影。在急救指挥中心工作的七年时间里,曾舒琪始终坚持不漏接每一个电话,不漏听每一个细节,不敷衍每一个来电者,她总是竭尽全力、尽其所能为危难患者去争取一线生机。始终舍“小家”为“大家”,用青春守护着老百姓的“生命线”。


陈剑波


男,1989年5月,梅州市梅江区江南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

2018年,因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城市应急救援研讨班暨环桂地区比武竞赛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2018年3月,陈剑波在“第二届东盟比武”中,被总队选为此次比武消防铁人项目副教练。该同志充分发挥自身所学指导队员,最终带领队伍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也获得了总队的优秀教练、优秀裁判员,个人三等功等荣誉。2019年6月,他再次以教练员的身份参加全国首届“火焰蓝”救援技能对抗比武竞赛。经过5个多月的辛苦付出,他带领“百米障碍救助操”项目取得全国第八名的好成绩,被总队评为“功勋教练”。

2020年7月,安徽各地出现持续性强降雨,暴雨致境内淮南毛集实验区和焦岗湖景区等地相继告急。灾情发生后,正在南京训练总队参加全国消防救援队伍站长助理培训的陈剑波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请缨,写下请战书,连夜奔赴安徽,奋战前线28天,圆满完成救援任务。


罗新辉


男,1977年11月,兴宁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2018年和2019年均获评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奖“三等奖”;2020年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兴宁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企合作基地”;2018年被评为“梅州市农村创业青年示范培训基地”2019年被评为兴宁市“智慧粮食现代农业装备示范基地”

1997年,高中毕业的罗新辉留在老家大坪镇祠堂村跟着爸爸和叔叔在家经营农资生意,帮着耕种十几亩责任田,逐渐熟悉了农资、农机的业务知识,积累了一定的水稻栽培种植经验。
为进一步扩大规模,2010年罗新辉在潭坑等村承包了600多亩丢荒地。 2011年,试种水稻获得丰收,此后,他将大坪镇大部分对丢荒地集约起来,如今种植规模扩大至1200多亩。 同年,成立兴宁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成为兴宁市大坪镇第一个购买播种线、大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稻谷烘干机的农民。 2017年,他又改变种植和经营方式,用“公司+农户”模式辐射带动大坪121户农户7000多亩的高产杂交水稻全部换种上广东丝苗米优质品种,并建设了大米加工生产线,稻谷冷储库,创建了“味多来”等品牌,其中40多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他开创了新农村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人”。


刘军铭


男,1972年10月,平远县殡仪馆馆长
2014年获学雷锋标兵荣誉;2016年、2017年、2018年获县系统党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评为平远县第二届文明家庭。
刘军铭2002年从部队转业,不顾世俗的目光,毅然到殡仪馆工作,从一线人员到办公室主任、副馆长,2017年3月开始负责殡仪馆全面工作。
多年来,刘军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为殡仪馆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因工作业绩突出,县殡仪馆于2014年至2020年连续7年被分别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于2020年3月被省民政厅认定为“广东省二级殡仪馆”。


五、孝老爱亲好人



韦金凤


女,1984年4月,梅县区梅西镇白面村民
2009年,25岁的韦金凤嫁到梅西镇白面村,10年来,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
2011年10月,婆婆突患重病卧床,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细心照顾,从不厌烦,在韦金凤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身体日渐恢复。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9月,丈夫曾剑辉遭遇车祸致瘫痪,突然的变故,让这个家庭更加困苦,加上还有年幼的儿女需要照顾,此时看着柔弱的韦金凤肩挑了整个家的重担。坚强又负责的韦金凤对这个家不离不弃,事事亲力亲为,每天奔波于家,医院和打零工的地方。苦心人天不负,经过多年悉心照顾,婆婆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丈夫的性格也慢慢开朗起来,两个小孩也茁壮成长。
她的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金凤待我比亲闺女还亲。”她的事迹也常常被左邻右舍交口称赞。


李秀花


女,1961年6月丰顺县小胜镇礤下村民
2018年获得第三届梅州市“孝老敬亲好媳妇”
丈夫患病,不离不弃。结婚几年,李秀花的丈夫就突然患上了精神病,整个家庭的重担就此落在了李秀华一人肩上。为了照顾好家里的老老少少,尽快赚钱医好丈夫,还欠下的债,李秀华起早贪黑,到处做小工,家里的农田也从不荒弃,只要有活干,再苦再累都不怕。
婆婆病重,细心照顾。自从公公去世后,李秀花的婆婆老年痴呆症更严重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李秀花每天帮婆婆穿衣、擦脸,一口一口地喂饭给婆婆吃。婆婆大小便不能自理,手脚僵硬,李秀花都是伺候好婆婆解决好大小便后,帮婆婆按摩半小时以上,才放心去干农活。不幸的是,婆婆还是在2018年去世了。
儿子离逝,坚强面对。2014年的一天,李秀花收到了儿子去世的消息,收到这一噩耗,李秀花却不敢告诉生病的丈夫,只能自己默默承受。这么多年过去了,至今都未将儿子逝去的消息告知丈夫。接二连三的磨难让李秀花身上落下不少的病痛,她都只能自己咬着牙挺着。


廖双花


女,1970年5月五华县安流镇里江村民

2018年度“五华好媳妇”;2020年第五届梅州市“孝老敬亲好媳妇”。

2008年廖双花丈夫突发疾病瘫痪在床,一个家的顶梁柱就这样倒下了廖双花开始了漫长的护理工作,喂饭、喂药、端屎、端尿、擦身、换衣服等都从不会到娴熟,一干就是13年,让廖双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但她依旧不离不弃爱的坚守。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儿女们也变得更加懂事,很多的事情自己解决,经常在学习之余尽力帮助妈妈照顾生病的爸爸、年迈的奶奶。

这13年的坚持,让丈夫万应华对生活重新点燃了希望,上半身逐渐开始有了知觉,可以自己动手解决一些小的事情,也可以尝试着用筷子吃饭,减轻了廖双花的护理重担。随着儿女的长大,年迈体弱的家娘也有了两个好孩子的帮忙照顾,日子在一天天地变好。廖双花是一位用吃苦耐劳精神,克服各种困难的好媳妇,用行动感动着邻居,照亮着身边人。


来源:梅州市文明办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