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换一张

党代会特别报道|大埔这五年

2021-10-26 09:57:28

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大埔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大埔县委书记黄增国代表十二届县委作题为《奋勇争先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地 感恩奋进推动大埔全面振兴发展》的报告,深刻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确定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和思路举措。

过去五年,大埔县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南方+带你回顾。

管党治党坚强有力

聚焦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基层党建,通过“1+N”模式,创建红色党建品牌;实施南粤党员先锋工程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考评制度,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三河镇旧寨村“343”党建模式,得到省委李希书记和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茶阳镇太宁村“板凳会议”、枫朗镇“小延安•大埔角”品牌经验被《南方日报》等报道。

脱贫奔康全面胜利

2020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4805户10478人全部脱贫,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69万元;57条省定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万元以上;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1.15万元提升到2020年1.58万元。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98.45亿元(预计数,下同),比2016年增长26%,规上工业增加值17.3亿元,比2016年增长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9.3:20.6:50.1。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5元,比2016年增长34.2%。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4家。成功创建蜜柚、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投入15.46亿元,完成县城“九街一场”、大埔大道等十二条市政道路(一期),工业园大道和西湖公园、梅河公园等提质升级工程,以及梅河、财政等4个老旧小区改造;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

高陂青花瓷小镇南部交通中心、经济中心雏形初现;大麻圩镇商贸古镇再现活力;茶阳镇千年古镇焕发新机;三河红色小城镇、百侯历史文化小城镇等建设步伐加快,“一主三附多点”城镇发展架构初步形成,城镇化率提升到48.2%。北塘村、漳北村入选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大埔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等称号。

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投入121.5亿元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增加公路通车里程720公里,比“十二五”末增长22.1%;大潮高速(含大漳支线)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0公里,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铁路列入国家铁路专用线重点项目。

深化“放管服”改革,1428项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52项可查询事项进驻“粤省事•梅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镇级政务服务平台可办理服务事项852项,实现“零距离”“就近办”。

2016年以来,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12.75亿元,其中十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1项,累计完成277.8亿元。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投入13.45亿元推进西岭实验学校、城东实验学校、虎山中学教学楼、高陂镇实验学校等项目建设,新增学位8990个;成立县教育发展基金会,筹集捐款2.37亿元。

投入16.7亿元新建(改扩建)医院22间,完成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232间。

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城镇新增就业1.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群众安全感、政法工作满意度、平安创建知晓率排在省市前列,荣获“广东省最安全城市”称号。


来源:南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