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 11:35:18
11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大埔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五年来,大埔县政协常委会始终坚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在中共大埔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切实扛起“落实下去”和“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努力建设“创新政协、有为政协、活力政协、和谐政协”,为推动大埔老区苏区加快振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理论学习,突出政治建设
五年来,大埔县政协常委会共开展理论学习230多场次,举办政协委员及机关干部学习培训班近20期,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引领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围绕庆祝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召开座谈会、举办“书香政协”读书活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凝心聚力。
紧扣中心大局,精准建言资政
围绕市政建设、精准扶贫、生态保护、教育卫生、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课题,开展协商议政、专题调研、专题视察等履职活动60多场次,共向大埔县委、县政府提交高质量调研报告30余份,提出意见建议200多条,调研成果得到大埔县委、县政府重视采纳和高度评价。
围绕“三宜”城市建设,大埔县政协常委会发挥界别优势,组织开展专委会大会,形成具有较高质量的界别调研材料28篇,为进一步助推“三宜”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助力民生改善
组织广大政协委员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调研,积极引导他们关注民生、服务基层,主动参与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扶贫帮困、捐资助学、送医赠药、送书下乡等公益活动。五年来,委员们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80多件。
围绕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埔县政协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全县各相关镇(场)、行政村开展了小切口专题调研工作,形成《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五年来,大埔县政协共筹资投入帮扶资金达450多万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埔县政协率先发出公开信动员广大政协委员踊跃参与疫情防控,得到了委员们的积极响应。据统计,委员们累计捐赠资金和抗疫物资达2000多万元。
强化凝聚共识,广泛汇聚政协力量
实行遍访委员制度,切实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民族宗教界代表和港澳台侨胞的密切联系,推动沟通交流常态化,不断强化合作共事。
充分发挥港澳委员“双重积极作用”,旗帜鲜明支持制定和实施“港区国安法”,坚定支持中央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坚决维护“一国两制”和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设立粤港澳埔籍青年文化学习交流中心,无偿提供给旅港大埔同乡会青年部作交流沟通平台使用,促进粤港澳三地埔籍青年实现互联互通,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
加强与兄弟县(市、区)政协的横向交流,成功主办第48次闽粤赣边三省十县(区)政协联系协作会议。通过加强政协公共外交,大力宣传了大埔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以实际行动讲述大埔好故事、传播大埔好声音、树立大埔好形象、传递大埔正能量。
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政协活力
创新设立委员工作室,开辟了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新途径,成为广大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反映民意、沟通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各工作室几年来共开展各类型履职活动150多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0多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近100条。
以创建模范机关为契机,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近50项,并编印成《政协大埔县委员会规章制度汇编》,提高了机关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切实加强政协机关干部和政协委员“两支队伍”建设,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为推动大埔政协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