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换一张

架起连心桥,服务无死角!大埔县三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积极打造“老兵之家”

2021-11-25 20:56:36


日前,抗美援朝老兵谢家定充满回忆的歌声在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响起,这名九旬老人以歌声回忆当时与战友们奋战的岁月,以歌声感谢三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们帮他圆“想去三河坝纪念园看一看”的愿望。

退役军人服务站是与老兵们“面对面”的服务机构,自成立以来,三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以“服务不缺位”的理念服务退役军人、优抚对象等。日前,该服务站获评“全国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是我市唯一一家获评的退役军人服务站。

走访服务常态化 真心服务暖人心

(三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供图)

“爷爷,这就是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了。”在大埔县三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谢家定参观了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参观完后心潮澎湃的老人还唱起了当年参军入伍时其所在部队大家唱的小调。“老人祖籍福建,近年居住在三河,严格来说不算我们的服务对象,但我们在走访中了解了他有‘想去三河坝纪念园看一看’的愿望后,就决定要帮他圆梦。”

服务对象有所呼,服务站有所应。三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对象342人,自它挂牌以来,以“服务不缺位”的理念,推行“一人一档”服务模式,打出一系列组合牌:建立“六必访”常态化走访机制,了解家庭情况及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落实困难退役军人精准帮扶措施……今年走访450人次,为服务对象办结服务事项138项。

(三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供图)

退役军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不仅退役军人服务站“动起来”,而且三河镇党委政府还组织镇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退役军人,全面动态掌握辖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为精准服务提供支撑。“接下来,我们还计划依托大数据建立联系平台,在平台上退役军人可以进行政策咨询、信息共享等。”三河镇党委委员廖梓阳说。

也正是有了退役军人服务站这个“大家庭”,老兵们仿佛又回到当年,发扬起军人勇往直前的优良作风,在疫情防控、乡村治理、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我们还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和红色讲解员志愿服务队。”三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黄佳城说,自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已开展数十次志愿服务。

突出“特色牌” 打好“优势仗”

红色是三河的底色。传承着红色血脉的三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也依托当地红色资源,以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和汇东学习书院为依托,设立书香庭院、学习大讲堂、“三红”文化主题互动区等,将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学;发挥“土味”资源,让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发光发亮。


(郑炜梅 摄)

步入汇东学习书院,只见眼前一“红——亭台错落间点缀了红色小景观,隐藏了学习大讲堂等。走进三楼,红色文化影视厅里的海量红色电影,供村民免费观看;一旁的红色文化阅览室里,红色文化书籍按照适合阅览年龄分类叠放,细心收集的“连环画里的红色故事”是学生们追捧焦点。“这里是大埔县退役军人学习教育基地。” 黄佳城说,利用地理优势,三河镇退役军人不定期到三河坝战役纪念园、汇东学习书院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补足精神食粮,提振内生动力。在三河镇“兵支书”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他们投身乡村振兴,以军人作风雷厉干事,让乡村充分发挥“土味”资源,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旧寨村“兵支书”吴志辉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带领下,旧寨村不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而且产业融合特色凸显,灵芝栽培项目每年销售收入可达40余万元,当前还正在延伸灵芝制作产业链;立足家家户户种植蜜柚的实际,争取资金建设蜜柚烘干厂,鼓励群众收集次果,并与柚果深加工企业签订长期购销合同保证销售量。“我是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村民信任我,肯定要为村里干实事。”吴志辉说,今后也将继续发挥军人作风,为乡村振兴助力。


来源:掌上梅州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