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15:36:54
近5年来,大埔县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全县各项事业中,以文明城市提质增效促发展、增活力、强管理、提形象、惠民生,投入15.46亿元完成“九街一场”、大埔大道等市政设施建设,县城变得“净起来、亮起来、绿起来、美起来、文明起来”。同时,大埔积极探索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提升精神引领、加强宣传造势、加强督促检查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促进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协调发展。
新一轮创建周期,大埔认真按照中央文明办提出的“努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目标要求,着眼于提振干部群众精神面貌、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改善城乡社会环境、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项”工作任务,重点统筹推进四项工作:
一、坚持创建为民聚共识。新一轮创建周期,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魂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自觉担当深入推动文明创建,秉承“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的精气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创建宣传,让文明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知,激励和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再接再厉,全力推动从城市形象到城市品牌、从城市环境到城市秩序、从市民道德素养提升到文明习惯养成的系列蝶变。
二、坚持创建惠民办实事。新一轮创建周期,我们坚持创建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紧盯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积极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通过持续推进公共交通行业文明服务拓展、高速公路沿线环境优化、餐饮行业文明诚信服务、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文明村镇创建提质、乡村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网络文明促进等“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全面提升文明创建工作整体水平。二是全力推进专项整治“五大行动”。深入开展道路景观、交通秩序、市容市貌、老旧小区及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整治“五大行动”,治理城市监管难点和影响居民生活、不文明行为等问题,让广大干部群众享受到创建工作带来的更多实惠。
三、坚持创建利民促融合。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新一轮创建周期,我们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创工作机制,把文明城市创建与推进乡村振兴、文明乡风建设、文明村镇达标创建深度融合,推动文明城市全域创建和提升;坚持创建工作下沉,拓展到基层农村,强化文明村镇创建提质增效,加强农村道德建设,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行动,提升“五星级文明户”创评的覆盖面,创建一批“洁净社区”“美丽街区”“精品小区”,用家庭“小文明”温润社会“大文明”,让文明理念融入百姓生活,让文明之花绽放万川大地,全面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四、坚持创建靠民树品牌。新一轮创建周期,我们坚持紧紧贴近人民、依靠人民,积极发动老百姓、红领巾、茶老板、新柚农、艺术家、村书记、老同志、瓷二代、传承人等“九大群众宣讲员”,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一月一主题”文明实践等系列主题活动,让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光盘行动、公筷公勺、垃圾分类、文明出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等新时代文明行为入脑入心、付诸行动。我们坚持树立“创建永远在路上”理念,完善常态长效、齐抓共管机制,补短板、细管理、重品质、做品牌,持续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弘扬文明新风尚,传播社会正能量,助力老区苏区加快全面振兴发展。
来源: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