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换一张

大埔:守初心 护平安 给人民群众最真实的幸福感

2021-12-22 18:10:13


  近年来,大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县委政法委牵头抓总的作用,以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为抓手,深入推进平安大埔、法治大埔建设,全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有问题找“涌哥”,如今成为百侯群众处理纠纷时最常说的一句话。此前百侯镇涉及山林山地、土地、债权等纠纷时有发生,为不让矛盾纠纷升级,百侯镇发挥派出所教导员刘万涌在当地工作近十年,与很多村民熟识的优势,设立“涌哥调解工作室”,依托45名党员、村干部、宗亲理事会会长等成员,组成义务调解员队伍,结合法律法规、实际情况、人情世故等对矛盾进行分析调解,2019年以来,工作室矛盾化解率达到100%。各部门和村民齐心守护社会安全,百侯镇也形成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社会氛围。



  【采访村民 刘雪珍 邻里现在十分好,大家都比较团结,很少有意见矛盾。】


  【采访百侯杨族延庆祠理事会会长  杨元瑾 我们配合派出所,邻里出现矛盾纠纷,我们要帮助他们调解,要到场,乡里乡亲,情理法跟他们讲一下,小矛盾大家要谦让,不要弄成大矛盾。】



  【采访百侯派出所教导员刘万涌 村里面矛盾纠纷不是固定化的,是千变万化的,我们通过每一宗的矛盾纠纷,采取的技巧方法都不一样。我们每年都组织义务调解员进行学习培训,让他们掌握法律知识,家风家训,使到他们在群众当中有威信。】



  百侯镇在探索中形成的以党组织为核心、群众自治组织为基础、其他各类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的“一核多元”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也全县得到推广。



  在湖寮镇莒村,有一座雕花长廊,这是该村的长寿功德银行,为家乡捐资多者可在长廊刻碑留名,捐资少者也记录在“功德簿”上,捐资款项用于莒村村公共设施建设、养老助残、扶贫助困等。莒村通过设立“功德银行”和“功德蒲”作为乡村“德治”的重要手段,鼓励村民做好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采访莒村村民 陈浩泉  很多人会来参观,小孩回来看,教育他们。爸爸妈妈会和他们讲,要向他们学习,为了家乡建设得更好。】



  【采访莒村村支部书记 陈增金 永久记载在这,给后人一个纪念,教育后人多做公益事业。】



  维护城市安全还需“智慧”助力,坚持科技引领,全力构建立体防控新体系,把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是大埔近年来护航百姓安康的重要法宝。大埔全力推进“雪亮工程”和“平安万家”视频监控联网应用建设,完成了各类视频监控建设7516路,实现县、镇、村三级综治视联网终端建设全覆盖,100%的村(居)接入视频监控资源,创新打造了具有大埔特色的“外地人入城第一时间感知、重点人异动第一时间预警、跨区域案件第一时间串并、社会面治安态势第一时间分析”的综合智慧平台。



  【采访大埔县委政法委二级主任科员 邓声河 按照“政府搭台,企业担当,百姓受益”的模式,通过监控设备及网络接入费用由政府和电信、移动承担,百姓门口提供安装位置的方式,为农村搭建起智慧安防平台,推动维护社会稳定,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等工作。】



  【采访村民 刘雪珍  每个巷口都有监控,以前摩托车、自行车经常会不见,现在都没有这种情况。小孩也比较安全,不会出现小孩走失,被人带走这种情况。】


  【采访村民杨肇丰 哪里都有监控摄像头,安全措施好,以前治安乱,学生打群架,现在就不会了。】


  针对让人民群众痛恶的电信网络诈骗,大埔不断强化技术防范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大埔反诈中心民警张俊怡 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资源优势,精准识别疑似线索,及时预警发现潜在受害群众,确保精准劝阻,今年以来及时止付挽损76.8万元,追回被骗资金19.6万元。】



  “政治强引领、法治强保障、德治强教化、自治强活力、智治强支撑”,大埔县紧紧围绕打造梅州“平安之乡”先行地目标,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摸索出了一条“五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之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罗德元

责编:罗忠明

编审:蓝建彬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