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2 20:16:02
“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中央红色交通线活化利用展示活动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团前来大埔参加,基于当地深厚的红色文化和传统竹编工艺,专家学者们纷纷为大埔振兴发展出谋划策。
“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中央红色交通线活化利用展示活动中,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陶英携手“花腔精灵”声乐团队在棣萼楼、汀江游船上献唱《映山红》《唱支山歌给党听》《领航》三首经典红色歌曲,展示了南粤古驿道沿线红色遗产资源创新活化方式。
【采访星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副主任、教授陶英:“夜半三更呦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呦红军来,岭上开遍呦映山红。”就是把苏区人民渴盼红军来的心情抒发出来。《唱支山歌给党听》也是咱们家喻户晓,伴随着我们从小长大的这样一首歌。《领航》这首歌是建党百年新创作的,这首歌非常地大气,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她的领导下,我们中国在这个新时代的征程乘风破浪。我们选这三首歌放在一起,也是为了表达我们崇敬的心情,也是为了让红色歌曲、红色文化、红色故事能够代代相传。】
陶英表示,大埔这块红色土地上有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歌声,把大埔的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让后辈传承下去。
【采访星海音乐学院声歌系副主任、教授陶英:大埔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地参加和支援党的活动,参加革命斗争,也留下了非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我们希望能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来为大埔的红色文化进行推介,让后辈都能了解这些红色故事,铭记这段历史,把中央苏区精神发扬光大。】
位于粤闽两省三县交界处的茶阳镇,自古便是重要的贸易集散地。昔日商贸繁荣的时候,镇上的竹编商户有三四十家。如今竹编人才青黄不接,产品竞争力不足,濒临“自然消亡”的危险,亟需抢救保护。
【采访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协会法人代表罗竑:茶阳的竹编是非常精美的,它有传统的一些日用竹编用品,而且还有一些是嫁娶、祭祀的一些用品。从历史上它是已经销售、流传到更远的地方,像汕头,各个地方都有到这边来购买。】
当天活动现场,“三师”专业志愿者与现场诸多专家对如何将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文创”相结合,如何赋予其新的价值、创造新的前景展开现场讨论。
【采访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协会法人代表罗竑:作为三师志愿者,我们这一次也想利用我们自己的力量,通过宣传,还有通过我们的这个活化,去推动这个传统产品的发展。我们已经派了广美的师生过来,对竹编工人的他们的生活场景、工作的场景进行一个现场的写生、绘画,我们会把这些画赠送给他们,还有我们会把这些画宣传起来,带到外边去。通过这些一系列的动作,给竹编产品赋予更多的一些文化历史,还有公益这样的一些内容上去,让经济价值能够得到提升。】
竹制品环保节能、绿色健康,保护和发展竹编工艺,对发展林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满足人民群众提高文化艺术的需要,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三师”专业志愿者也希望能通过“以文兴村”为大埔乡村振兴打开新思路。
【采访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协会法人代表罗竑:传统工艺需要一个宣传,要树立一个理念,就是传统工艺必须在大家的努力之下,能够更好地往前推,能够传承和活化利用。产品还是需要创新,需要一些政策上的扶持,希望当地能够引进一些培训或者是推广的一些力量。我们的竹编本来在以前都是有往外边输送的这么一个渠道,以后希望这一方面能够利用社会力量进一步地拓展。】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罗德元
责编:罗忠明
编审:蓝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