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提出,各地要完善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明查暗访工作机制,通过“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形式,定期开展拉网式巡查。
2023-03-29 16:50:28
防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外公布
开展违规培训
充分发挥社区(村)的综合管理功能,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纳入社区街道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减少违规培训发生。
构建街道(乡镇)、社区(村)动态排查机制,建立包保责任制,防止隐匿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开展违规培训。
加大对重点网站的监管力度
将招聘网站、家教网等纳入监管范围,禁止发布“一对一”“众筹私教”“家庭教师”等校外培训招聘需求信息。
强化对重点机构和人员的防范
各地市要综合研判分析辖区内可能开展违规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和个人类型,建立防范违规的重点机构和个人清单。对转型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加强跟进指导,鼓励给予机构政策支持,帮助其转型发展。
加强对托管服务、中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各类教育科技公司等相关机构超范围开展培训及违规组织中小学学科类竞赛活动的监管,加大招生入学等重要节点的提醒提示和检查巡查力度。
强化对家政服务行业的监管,禁止家政服务企业将校外培训纳入家庭服务,严禁任何形式的“住家家教”推介行为。
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教育引导中小学在职教师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范从教行为,自觉拒绝有偿补课和参与违规培训。
对违规培训多发的
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
进行管控排查
依法查处
在有安全生产、治安隐患的场所
开展违规培训的个人和机构
教育行政部门
联合公安、市场监管、
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科技、文旅、体育等部门,聚焦机构和个人以“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以及各类冬夏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培训、面向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以非学科类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开展学科培训等重点问题开展排查整治。
广东省教育厅会同相关行政部门
制定巡查标准,对取得线上培训资质的线上机构以及曾出现违规培训问题的主体开展线上巡查,联合省委网信办和省通信管理局处置全省性违规问题。动态调整巡查对象,运用智能巡查手段,加大对违规多发对象的巡查力度。
《方案》指出,各县(市、区)要将隐形变异培训和无证无照培训查处摆在校外培训执法工作突出位置。强化调查取证,做好违规培训证据的收集与固定。加强对投诉举报问题线索的核查,确保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对违法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和个人,按照“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原则,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
探索推进“互联网+执法”模式,利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提升违规培训查处的执法水平。
《方案》推进时间表
来源:广州日报、广东省教育厅网站、梅州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