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换一张

大埔农商银行“四个一”,画好“金融+”同心圆

2023-08-07 17:51:19

  参加及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围绕“六稳”“六保”目标推进民生工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埔农商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初心、建设普惠银行的基础。近年来,大埔农商银行着力改善金融服务环境和服务水平,同心合力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发挥地缘人缘优势

  编织普惠“一张网”

  大埔农商银行大力支持产业化转型升级,积极开展“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工作,结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加大对特色产业如陶瓷制造业、蜜柚种植业、茶产业等的金融支持力度。

  截至2023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368159.18万元,占比79.99%;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36804.84万元,比年初增14761.58万元,增速12.10%;支持蜜柚产业贷款余额20569.92万元,旅游产业贷款余额10350万元,茶叶产业贷款余额7079.38万元,陶瓷产业贷款余额5747.38万元。

  该行打通支付结算“最后一公里”,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移动支付受理环境改造、加强便民场景及移动支付示范商圈建设、大力推广云闪付APP、开展“悦农e付”系列产品营销活动等举措,把移动支付一码通用于城乡居民衣食住行等领域。

  与此同时,该行在全县设立助农取款点250个,城乡金融服务站250个,共布放CRS存取款一体机32台,覆盖各个乡镇。值得一提的是,大埔农商银行统一为“悦农e付”收银台商户给予手续费优惠,累计为1362户商户赠送云喇叭。

  在带动当地群众创业、就业方面,一是金融支持龙头企业实施的“公司+乡村”“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用足用好人民银行相关政策等措施,2023年节后共投放12020.5万元信贷资金助开工扶创业稳就业。二是继续降门槛、提效能,不断优化机制、创新产品、提升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地方“百千万工程”五年计划。

  该行落实纾困解难和巩固减费让利,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零售等行业企业阶段性实施助企纾困政策,对其存续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予以支持。杜绝对小微企业违规收费,完善定价机制,严格落实服务价格管理要求,确保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持续下降,2023年新放普惠小微贷款年化收益率5.97%,对比2022年下降了0.38个百分点。

  发挥网点资源优势

  打造服务“一站式”

  大埔农商银行抓好绿色服务通道,合理安排柜面窗口,缩减客户等候时间,同时适当照顾老年客群、残疾人士等特殊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制订《广东大埔农村商业银行特殊客户爱心服务操作细则》,为腿脚不便的老人等特殊客户提供服务的绿色通道;通过“金融服务+党建共建”形成上门服务机制常态化。

  抓好网点基础服务,在网点设立无障碍通道,配备爱心药箱和爱心专座等,通过五个“专项”让服务更有温度,切实提升老年客群、残疾人士金融服务“获得感”;以网点为阵地,常态化开展针对“一老一少一新”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超90场次,有效地提高群众的金融知识水平及风险防范能力,切实履行宣传普及金融知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

  抓好服务创新,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强化服务创新,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性。工作人员携带智能移动设备走进工厂、工地、公司,为务工人员提供上门开卡等“零距离”金融服务。

  同时,该行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抓好信贷支持与新市民发展的衔接,量身定制适应新市民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2022年新挂牌成立两个“梅州市新市民金融服务示范网点”,通过示范网点的带动作用,促使全辖24个网点进一步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

  此外,全行员工积极响应社会捐赠倡议、到养老院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活动、到农村小学开展爱心助学、反电诈宣传教育活动等。

  发挥政银合作优势

  聚焦发力“一盘棋”

  大埔农商银行聚焦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等重点创业群体的创业形态、收入特点、资金需求,促进创业就业。

  如与县人社局合作推出 “创业担保贷”,制定专项优惠方案,年利率低至4.35%,并可享政府专项财政资金贴息,同时减免相关支付结算手续费,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优先办理、即来即审”原则加快审批效率。截至2023年6月末,存量大众创业贷款和妇女创业贷款余额合计1138万元,助力88户创业人才更好发挥促创业稳就业带动作用。

  该行通过“村居E支付”工程在全县245个行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安装POS机,城乡居民可通过移动支付的方式缴纳“两险”、医保缴交、助农取款及受理相关金融功能,为镇内行政村老年人、农民等群体解决支付不便利等问题。其中2022年通过“村居e支付”智能pos机为客户办理缴费医保笔数7.83万笔,交易金额27.4万元。此外,依托省联社手机银行系统,开通医保电子凭证户数2853户,为电子医保提供支付渠道。

  大埔农商银行与县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局、人社部门积极对接,从2021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布放了9台社保卡即时制卡机,群众可在银行网点现场办理社保卡制卡、挂失、补卡、换卡等业务,仅需三分钟即可实现即时制卡服务,联网全省社保数据。另外在技术安全、使用便利的前提下,开通了更多社保应用场景,进一步方便了持卡人用卡,更好地实现了政务、公共、金融三大领域“一卡通”。

  除此之外,该行与县民政局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配合做好全县学生困难补助和全县乡镇五保金、低保金、优抚金的长期代发工作。据统计,2022年以来为全县代发57749笔,代发金额6269769.37元。

  2021年与大埔县人民政府、大埔县政数局、各乡镇人民政府、电信运营商紧密合作,仅历时20天完成全县271台“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的投放工作,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

  据介绍,“粤智助”涵盖公安、司法、人社、医保、民政、税务、供电等20多个部门200多项服务项目,提供的服务包括办事和阅读两大类。办事类服务主要有社保卡信息查询、城乡居民养老金资格认证、缴纳城乡医保、免费打印身份证复印件等。截至目前,全县“粤智助”导办业务累计超过103.69万笔,为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客群提供便捷、优质的政务与金融服务。

  发挥专属产品优势

  延伸触角“一条线”

  为确保灵活就业人员能顺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埔农商银行为该类人群提供适当、便利的金融服务。2016年开始,依据灵活就业人员的融资需求和偿债能力,向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或其子女发放专门用于缴交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贷款“社保贷”。此业务至今累计发放127笔共计567.7万元,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因缺乏抵押物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

  大埔农商银行持续推出“技工摇篮贷”“技工园区贷”“粤菜师傅贷”,为助力大埔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该系列产品主要面向大埔县各类技能人才培训学校、培训机构,从事餐饮服务的主体及持有“粤菜师傅”相关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工业园区的重点用人(龙头)企业等。在支持“粤菜师傅”方面,累计发放支持餐饮业经营发展的贷款共计203户,贷款余额5440.27万元。

  同时推出“自由·如意贷”产品,该产品是向大埔县辖区内住房所有权人发放的个人装修贷款、个人旅游消费贷款、个人汽车贷款、个人教育贷款、个人耐用品消费贷款、生产经营贷款等,结合客户状况、还款方式等因素实行固定利率4.38%,其中“新市民”群体执行4.15%的优惠利率。

  作为地方金融服务主力军,大埔农商银行将充分依托“金融+”助力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结合各网点实际,完善适老化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省联社技术打造科技助老智慧系统,推动金融服务“适老化”。继续做好新市民服务,为新市民增加信用贷款投放,创设专项纾困产品,不断传递品牌价值,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彰显责任和担当,画好同心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来源:南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