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埔县百千万工程·记者走基层】光德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绘就和美光德新画卷
2023-08-10 17:54:33
-
2023年,光德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大埔县高质量发展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动员大会、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动员大会的工作部署,以示范创建为引领,协同推进产业发展、教育振兴、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通过创新举措和务实行动,促进实体经济加速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光德镇位于粤东山区大埔县南部,北依高陂镇平原,西接高陂镇,西南与桃源镇相连,东南毗邻潮州市饶平县。全镇地域面积113.66平方千米。下辖10 个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光德,寄托着光德人民对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期盼。2020年底大潮高速公路的正式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光德镇的交通条件和区位条件,让光德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光德镇是有名的革命老苏区,境内红色资源比较丰富,如闽粤赣边区党委、边纵队成立旧址,闽粤赣边区党委机关旧址,开国元勋李井泉隐蔽活动革命旧址等。这些红色遗存,是留给后人的一笔重要的党史资料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光德镇切实传承好红色基因,对多处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修缮,聘请专业人员对红色遗址进行总体规划,对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活动旧址群和澄坑村的井泉园乡村振兴示范点等地进行建设和布展,充分挖掘和提升红色文化内涵。

【澄坑村党总支书记 林振江:修缮红色遗址目的不仅是要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激励党员干部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而且要通过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爱国主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发展乡村红色旅游,从而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光德镇党委书记 丘伟彬:深入推进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活动旧址群布展项目建设,推进澄坑村井泉园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光德文史艺术馆,高质量打造集教育性、纪念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创新打造“党建+旅游+红色教育”的光德旅游品牌。】

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光德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推行“村+村”联动、“村+企”结对、“村+单位”共建等模式,打通基层组织壁垒,实现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 汪鹏展:记者走基层,今天我们来到的是光德镇 ,光德镇深谙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实体经济的关键地位。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传统陶瓷、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产业”。】

今年,光德镇紧紧抓住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两大重点,全力推进Y185线陂漳桥至光德富岭旅游产业公路建设,为光德镇的经济加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光德镇党委书记 丘伟彬:认真谋划项目发展,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完成县重点项目Y185线陂漳桥至光德富岭旅游产业公路建设,做好西三线闽粤支干线(潮州—漳州段)工程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陶瓷产业是光德镇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光德镇的陶瓷企业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加强科研力度,在弘扬传统手绘技艺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设计新路子,让传统陶瓷企业焕发新活力。

【裕丰陶瓷副总经理 郭锐:我们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技术人员有6、7名,还有一些研发新产品的大概有10名。像专利技术就有耐抑菌的精美青花瓷,还自主研发了自动的成型机还有自动印花机。】
郭小梅作为一名陶瓷产业工人,已经在裕丰工作十几年了,见证了公司的发展与壮大,早已把企业当成了第二个家。

【企业员工 郭小梅:我在这个厂做了十几年了,老板给的待遇好,离家又近,这份工作又可以补贴家里,自己可以照顾家里。】
在发展中,光德镇更加注重陶瓷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通过鼓励陶瓷企业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支持企业创新开发特色产品等一系列举措激发新的动能,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为光德镇的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光德镇党委书记 丘伟彬:转型升级传统陶瓷产业,支持陶瓷企业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瞄准新材料、新技术和现代化发展方向,鼓励支持企业创新开发稀土抗菌陶瓷、稀土发光陶瓷等特色产品,促进陶瓷与民宿、酒类、家具、茶叶、文创等行业深度融合、跨界合作。】
【记者 汪淑妮:记者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光德镇富岭村的仙草种植示范基地,让我们一起走进去看看这块地是如何从一块撂荒耕地变为助农增收的 “金土地”的吧。】

据悉,这块沉睡已久的荒地三年前植下了沙梨树。一年半之前光德镇驻村工作队认为剩余闲置地还可再利用,便按照帮扶引导、促进生产的思路,启动了仙草种植项目。

【光德镇富岭村第一书记 徐填锋:当时(仙草)基地是撂荒地、闲置地,流转和开荒需要大笔资金。流转土地每亩每年400元,开荒请挖机每小时180元。我将情况反馈给单位(广州市应急管理局),请求后方支援,我局自筹资金25万,启动仙草种植项目。】

光德镇驻村工作队与广药集团达成合作协议,由其提供保底收购和技术指导、村经济联社负责管理、村民日常耕种,实现三方共赢。

【种植户:现在发展了仙草种植,我们在家门口也能有收入,在仙草种植和收获期间,我们每天都能有120元的收入。】

为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光德镇上漳村引进大埔县鸟子石茶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茶叶产业,辐射带动周边5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使农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光德镇党委书记 丘伟彬: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依托“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组织方式,做优现代农业,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上漳村党总支书记 郭远锋:目前,春茶产值10000斤左右,销往全国各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也带动了本村村民种茶,今年同样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村民 黄春华:我主要做铲草、施肥、摘茶,整年都有活干,又可以照顾家里老人小孩,又可以增加收入,家里帮衬得了,日子过得宽裕。】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光德镇始终坚持“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原则,将教育振兴工作摆放在重要位置,于2023年1月13日成立了光德镇教育促进会,首期获得光德镇知名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捐资教育基金达600多万元。

【光德镇家炳实验学校副校长 黎远军:奖励中考及期末考取优异成绩的学生,帮助七年级学生享受光德镇教育促进会“三免费一补贴”的政策,即免作业本费、免教辅资料费、免学生校服费以及补贴住校学生一学期伙食费500元,为困难家庭的学生提供帮助,留住本地生源。】

【学生:光德教育促进会还能帮助我们减免学费,赠送上新校服,还有伙食费补助,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下读书,我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2023年7月8日,大埔县乡村教育振兴试验区暨光德镇家炳实验学校揭牌,意味着大埔县乡村教育振兴试验区以光德镇家炳实验学校作为实验校,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提供配套政策支持,深圳市洲明公益基金会联合高校、公益组织等,通过一定的资金资源投入,为学校提供师资支援、教育研究、专业项目等支持,这也将为光德教育振兴发展增添新引擎,开启我县教育发展新的模式。

【大埔县光德镇教育促进会会长黄振东:通过将近七百万的资金,对未来光德的教育,对各个学校的教学环境的改善和课程的引进以及奖教奖学方面助力光德乡村教育振兴,使得光德的教育能够改变目前的面貌,得到有效的提升。】

同时,光德镇始终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不断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2023年5月23日晚,广州市文联走进对口帮扶的大埔县光德镇开展“更好的日子在后头”主题文艺惠民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文艺帮扶活动,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

【光德家炳实验学校教师 黄玲:给我们偏远的小镇带来了精彩的活动,还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是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政策体现。】
【广州市文联组织联络部部长 张娟:我们用生动立体的文艺志愿服务和文艺惠民活动,助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在乡村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活的改善,精神文化的日益丰富,让光德的乡村正在迈向全面振兴。
展望未来,光德镇充满信心,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提振精气神,铆足新干劲,打造“和美光德”。

【光德镇党委书记 丘伟彬:光德镇以打造“和美光德”为根本目标,坚持规建管并重,全面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切实提升光德整体形象。以打造“党建+红色+人居环境提升”光德品牌为目标,努力在人居环境整治上做出特色。(持续)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全面推行林长制,擦亮光德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底色。】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罗德元
责编:罗忠明
编审:蓝建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