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换一张

【大埔县百千万工程·记者走基层】光德镇:推动乡村振兴 打造和美光德

2023-08-16 19:36:19



  2023年,光德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按照大埔县高质量发展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动员大会、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动员大会的工作部署,以示范创建为引领,协同推进教育振兴、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通过创新举措和务实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记者 汪淑妮:记者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光德镇富岭村的仙草种植示范基地,让我们一起走进去看看这块地是如何从一块撂荒耕地变为助农增收的 “金土地”的吧。】

  据悉,这块沉睡已久的荒地三年前植下了沙梨树。一年半之前光德镇驻村工作队认为剩余闲置地还可再利用,便按照帮扶引导、促进生产的思路,启动了仙草种植项目。   

  【光德镇富岭村第一书记 徐填锋:当时(仙草)基地是撂荒地、闲置地,流转和开荒需要大笔资金。流转土地每亩每年400元,开荒请挖机每小时180元。我将情况反馈给单位(广州市应急管理局),请求后方支援,我局自筹资金25万,启动仙草种植项目。】

  光德镇驻村工作队与广药集团达成合作协议,由其提供保底收购和技术指导、村经济联社负责管理、村民日常耕种,实现三方共赢。

  【种植户:现在发展了仙草种植,我们在家门口也能有收入,在仙草种植和收获期间,我们每天都能有120元的收入。】

  为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光德镇上漳村引进大埔县鸟子石茶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茶叶产业,辐射带动周边5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使农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光德镇党委书记 丘伟彬: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常态,依托“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组织方式,做优现代农业,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上漳村党支部书记 郭远锋:目前,春茶产值10000斤左右,销往全国各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也带动了本村村民种茶,今年同样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村民 黄春华:我主要做铲草、施肥、摘茶,整年都有活干,又可以照顾家里老人小孩,又可以增加收入,家里帮衬得了,日子过得宽裕。】

  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光德镇始终坚持“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原则,将教育振兴工作摆放在重要位置,于2023年1月13日成立了光德镇教育促进会,首期获得光德镇知名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捐资教育基金达600多万元。

  【光德镇家炳实验学校副校长 黎远军:奖励中考及期末考取优异成绩的学生,帮助七年级学生享受光德镇教育促进会“三免费一补贴”的政策,即免作业本费、免教辅资料费、免学生校服费以及补贴住校学生一学期伙食费500元,为困难家庭的学生提供帮助,留住本地生源。】

  【学生:光德教育促进会还能帮助我们减免学费,赠送上新校服,还有伙食费补助,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下读书,我要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2023年7月8日,大埔县乡村教育振兴试验区暨光德镇家炳实验学校揭牌,意味着大埔县乡村教育振兴试验区以光德镇家炳实验学校作为实验校,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提供配套政策支持,深圳市洲明公益基金会联合高校、公益组织等,通过一定的资金资源投入,为学校提供师资支援、教育研究、专业项目等支持,这也将为光德教育振兴发展增添新引擎,开启我县教育发展新的模式。

  【大埔县光德镇教育促进会会长 黄振东:通过将近七百万的资金,对未来光德的教育,对各个学校的教学环境的改善和课程的引进以及奖教奖学方面助力光德乡村教育振兴,使得光德的教育能够改变目前的面貌,得到有效的提升。】

  同时,光德镇始终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不断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2023年5月23日晚,广州市文联走进对口帮扶的大埔县光德镇开展“更好的日子在后头”主题文艺惠民活动,通过深入开展文艺帮扶活动,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

  【光德家炳实验学校教师 黄玲:给我们偏远的小镇带来了精彩的活动,还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是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政策体现。】

  【广州市文联组织联络部部长 张娟:我们用生动立体的文艺志愿服务和文艺惠民活动,助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在乡村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教育事业的发展,生活的改善,精神文化的日益丰富,让光德的乡村正在迈向全面振兴。

来源:大埔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武昌

责编:罗忠明

编审:蓝建彬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