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客家地区,素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国内各个地方过冬至的方法不尽相同,北方冬至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就是很传统的习俗。那你知道客家人的冬至是如何过的吗?


冬至日,也是客家人的“进补”日。客家人认为冬至是最佳的进补时令,此日进补最有效用。广东三大民系中,唯有客家人有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认为羊肉温补,在冬至时节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因此羊肉煮酒成了客家人的冬至时令美食。这是客家人对中原饮食习俗的“保留”,同时也突出体现了客家人注重“食疗”的观念,羊肉比较燥热,但经过烹饪处理,在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强身健体。




夏至捡田

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客家人认为冬至吃了用糯米做的汤圆之后,对身体很有益,明年生产劳动的劲头更大,可得到更多更大的经济收入,用劳动所得的钱来买田地。




软糯咸香

煮饭时,是要小火慢慢熏,让饭在蒸汽中慢慢熟,这就是客家人所谓的焖。这是一种最简单的食补法。用白糯米加上三层猪肉,在锅里炆熟后,加上味料、蒜苗或葱花,即做成了美味可口的糯米饭。客家人认为冬至吃糯米饭也对身体有益,也可强身健体。




留到明年九月九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酝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酿冬至酒已成习俗。





“冬至吃萝卜赛过小人参”冬至这一天吃白萝卜是一个好选择。除了冬至吃萝卜,客家人在这一天还要晒萝卜丝,命名为“冬至萝”。也许是因为“冬至萝”简单的制作方法使得它更易流传,逐渐成俗。



图文整合自网络
全媒体记者:曾锐
编辑:雅芳
审核:谢勇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