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烟叶收获季节,梅县区松源镇6千多亩烟叶喜获丰收,已全面进入采烤阶段。烟叶种植基地里随处可见烟农采摘、烘烤烟叶的繁忙景象。
在松源镇杨阁村的烟田里,一行行、一片片绿油油的烟叶迎风摇曳,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给大地披上了“绿装”。烟农们正趁着晴好天气,摘除烟株下部脚叶,运送到烤烟房编杆烘烤。
随后,记者跟随村干部来到烤烟房看到,一排排夹好的烟叶整齐地晾挂在烘烤房里,它们需要经过五至七天的烘烤才能变成干烟,等待烟草公司的保底收购。而电脑机械化的运用,让这一过程变得简单了许多。“烟站为我们村建了六个烤烟房,现在用的全是颗粒机,只要把数据输进去,加点燃料,看着火候来就可以,全电脑版的设备在烘烤,不用说每天要去铲煤那么辛苦。”杨阁村党支部书记丘玉峰说。
在去年8月份,丘玉峰承包下村里荒废了几十年的土地,带头种植了120亩烟叶,并通过早季种烟叶晚季种水稻的种植模式,实现耕地利用率最大化。对此,不少村民也纷纷效仿,通过种植烟叶,提高经济收入。
记者了解到,今年杨阁村总共种植了200多亩烟叶,受干旱气候影响,烟叶产量有所下降,质量却稳步提升,预计亩产量在300斤左右。丘玉峰表示,随着烟叶的种植和烘烤技术不断进步,烟叶质量进一步提高,今年的烟叶收购价格能达到每斤15元左右。烟叶经济效益稳步提升,成为了杨阁村的一个发展契机,接下来,村里将围绕产业带动发展,积极鼓励村民发展烟叶种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据了解,松源镇是梅县区烟叶种植面积最大的镇,今年共有17个村268户烟农种植了6288亩烟叶,亩产量约300斤,总产值达到2800万元。近年来,该镇紧抓种植优势,积极争取资金技术扶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松源的烟叶种植之路愈加开阔。一幅“眺望浩瀚烟海,捧起肥沃红土,端稳生态饭碗”的美好蓝图正徐徐展开……
“烟叶生产是我们松源镇的优势传统产业,烟叶种植在我们镇上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接下来我们镇上会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和烤烟设备设施,为推动我们烟叶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松源镇副镇长刘志文表示。
全媒体记者:杏岚 伟诚
编辑:黄婷
审核:谢勇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