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五一二武装暴动后,由于遭到国民党的残酷镇压,党组织被迫转移到乡村继续革命活动。
1927年9月和10月,分别在松东三井和梅南九龙嶂组建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八团和第十团,进入武装割据、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新时期。
1928年2月,十团团长郑天保、党代表蔡若愚发布布告,明确提出“唯一目的即举行土地革命”。
1928年5月,在九龙嶂山区活动的革命军和工农武装,经过联络、协商,成立了“五县暴委”。为了给反动派一个沉重的打击和扩大我党政治影响,“五县暴委”决定在畲坑发起暴动。

明德庐——畲坑暴动指挥所旧
这座明德庐就是当时畲坑暴动的指挥部
古大存等领导人就是在这里
进行了畲坑暴动的策划和组织

6月上旬,“五县暴委”由古大存、郑天保等指挥武装骨干100多人,并组织农民没收队近2000人,智袭畲坑民团。
古大存
郑天保
暴动选在6月上旬的一个畲坑圩日进行,经过2小时战斗,击溃畲坑团防300多人,缴枪100多支,毙敌20多人,暴动取得了胜利。
当地的干部群众向记者介绍了当时畲江的一些革命情况

畲江镇双溪村村民 吴顺明:(当时)我们双溪全部村民都为了游击队工作,鼎力支持,把房屋租给他们办公,集中开会,部署打敌人的计划。我们还支持了枪支、弹药、白银十八担和一些干粮,支持游击队打败敌人,集中在这里支持他们的工作,我们这些村民都大力支持。

畲江镇党委委员 何慨生:为了取得暴动胜利,“五县暴委”在行动前作了充分的准备:一是派出刘光夏、邓子龙化装进入畲坑圩侦察敌情、地势;二是分别组成近40人的短枪突击队、约100余人的长枪队和近2000人的没收队。
暴动胜利后,革命军就地展开群众宣传工作,召开群众大会,散发传单,公开宣布九龙嶂为革命根据地。号召没有找到关系的党员和战士快到九龙嶂来集合。
畲坑暴动的胜利,震撼粤东,在粤东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一是打击了敌人,鼓舞了士气,工农革命军声势大振;
第二是借此与中共广东省委取得联系,在广东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
第三是集合了失散的同志200多人,壮大了革命队伍。

畲坑暴动后,揭阳、潮安两县工农武装加入,“五县暴委”扩充改组成“七县联委”,使各地党和武装组织在统一领导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畲坑暴动的胜利,还促成了红四军派出陈毅到梅县了解当时革命形势,为红四军执行中央指示出击东江做好前期调研的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畲坑暴动胜利之后
革命形势得到了迅速发展
全媒体记者:莹莹 诗诗 翠芳
摄影:沈威
实习生:怡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