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梅州红十景”评选活动结果公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促进我市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单位主办,梅州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梅州红十景”评选活动于4月中旬启动。经广泛征集后共收到了各县(市、区)选送的31个红色资源候选名单。评选过程中,4家主办单位组织相关专家和人员,对候选名单进行了多次认真论证研究,对相关史料事实进行了多次论证核实,评选出“元帅之光——叶剑英纪念园和故居”等“梅州红十景”。经公示无异议,现予以公布。
“梅州红十景”名单
1、元帅之光——叶剑英纪念园和故居
2、“八一”火种——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3、古田前奏——中央九月来信传达地梅县同怀别墅
4、粤东井冈——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5、三进梅州——平远红四军纪念馆、仁居红军街、八尺角坑村、红四军攻占梅城朱德演讲旧址、红四军司令部丰顺马图村旧址和红四军宿营地旧址蕉岭赖氏宗祠
6、东江军魂——红十一军诞生地旧址群、古大存故居
7、绝密使命——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旧址群
8、南委风云——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
9、长征巾帼——坚真纪念馆和故居
10、生死坚守——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纪念馆和故居
梅州是广东省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地级市,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资源丰富。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
一、要进一步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要开展系统研究,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二、要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围绕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重大节点,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苏区的故事,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引导他们从小在心里树立红色理想。
三、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将各个点串珠成链,把“梅州红十景”打造成为梅州的红色名片,进一步促进我市文化旅游业发展,不断推动梅州红色苏区社会文化经济各项事业振兴发展。
1
元帅之光
叶剑英纪念园和故居
叶剑英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多次在重大和紧要历史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伟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丰功伟绩。1976年10月党和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叶剑英同志挺身而出,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起,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也挽救了军队。此后,他与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一起,推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叶剑英纪念园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雁上村,距梅州市区33公里,于2007年5月叶剑英元帅诞辰110周年时开园向外开放,2008年1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纪念园占地面积482亩,由叶帅故居、叶家宗祠、叶剑英纪念馆、广场、石刻、亭子、观景台、农家乐园、客家风情街等系列纪念设施和景观组成。
2
“八一”火种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1927年10月1日打响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是南昌起义后的一次重要战役,此役保存了起义军的有生力量二千人,由朱德同志率领经江西转移到广东北部,后转入湖南南部,最后转战到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会合,发展成为红军的主力。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十大开国元帅中的朱德、陈毅、林彪、贺龙、聂荣臻、刘伯承六位元帅及一大批革命先辈曾在三河坝停留或参与这场战役,其中,朱德、陈毅、林彪亲自指挥作战;周恩来、邓小平等一批革命家在三河坝留下了革命足迹。史称“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尾山顶,是当年战役主战场所在地,规划面积3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包括烈士纪念碑、战役纪念馆、瞻仰平台、朱德铜像等一批革命遗迹和纪念设施。
3
古田前奏
中央九月来信传达地梅县同怀别墅
1929年10月中旬,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四军三个纵队6000余人在军长朱德、参谋长朱云卿率领下从闽西出击东江。22日,红四军三个纵队集结于梅县松源,前委机关和军部驻扎在同怀别墅。当天晚上,前委会在同怀别墅召开会议,陈毅正式传达《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央九月来信),会议决定“请毛泽东回红四军前委主持工作”。中央九月来信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为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可以说“梅县松源是九月来信传达贯彻的启航地,是古田会议的奠基地”,史称“没有九月来信,就没有古田会议”。
同怀别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金星村,建于1920年,属于王氏私塾,坐东北向西南,土木结构,灰瓦面合杠屋。建筑占地面积 440 平方米。
4
粤东井冈
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旧址群
九龙嶂革命根据地素有“粤东井冈山”之称,是粤东地区最早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均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东江革命的一面旗帜。1928年6月下旬,在九龙嶂成立梅、兴、华、丰、埔、潮、揭七县联合委员会,统一领导和指挥粤东各地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以此为标志,九龙嶂成为当时梅州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1929年夏,东江特委在梅南九龙嶂设立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古大存任总指挥。为策应红四军出击东江,在九龙嶂周边的梅南、长沙等地建立了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红军印刷厂等。据不完全统计,在长达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九龙嶂及周边经历了大小战斗达233场。彭湃、周恩来曾在这里留下革命足迹;朱德、叶剑英、陈毅、罗荣桓、聂荣臻、林彪6位开国元帅和粟裕、谭政、罗瑞卿3位大将曾在这里战斗过。
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位于梅县区梅南镇,面积145平方公里,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一批革命老区。现有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革命纪念馆、烈士纪念碑、历史纪念亭、红军驿道、红军战壕、红军人物雕塑、红色文化浮雕墙等20多处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在长沙等地有红军兵工厂、红军医院、红军印刷厂等革命遗址。
5
三进梅州
平远红四军纪念馆
仁居红军街、八尺角坑村
红四军攻占梅城朱德演讲旧址
红四军司令部丰顺马图村旧址
红四军宿营地旧址蕉岭赖氏宗祠
6
东江军魂
红十一军诞生地旧址群
古大存故居
7
绝密使命
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旧址群
8
南委风云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
9
长征巾帼
坚真纪念馆和故居
10
生死坚守
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纪念馆和故居
罗屏汉是粤东北五(华)兴(宁)龙(川)苏区的重要领导者和创建者,先后担任中共兴宁县委书记、中共会昌县委书记、中共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书记、粤赣省军区政治部主任、闽粤赣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粤赣边区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1934年秋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奉命在闽粤赣边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任中央分局后方留守处主任,在一次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而壮烈牺牲,年仅28岁。其夫人张瑾瑜任中共赣南省委白区工作部部长,在一次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3岁。2021年4月上映的《生死坚守》就是以罗屏汉、张瑾瑜夫妇为原型的电影。主要剧情反映其夫妇为了坚守苏区保护中央分局的安全,在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后,带领留下的三万多伤病员和留守红军,坚持了三年南方游击战争,最后为革命事业双双壮烈牺牲。
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纪念馆和故居位于兴宁市大坪镇屏汉村久安围。纪念馆分“思想启蒙 投身革命”、“发展农会 创建苏区”、“履职会昌 卫守粤赣”、“革命伴侣 忠魂永存”四个部分介绍了罗屏汉张瑾瑜夫妇光辉的革命生涯。故居建于清末,距今约有150年历史,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属于二层砖木四角式瓦房。
来源:梅州文广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