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秋茶采摘时节,为提高茶农采茶制茶技术,近日,在梅县区水车镇新湖村的一个茶叶示范基地里,技术人员为数十位茶农开展了一场螺形绿茶制作培训会。
在现场,记者看到技术人员将茶农们刚采摘的茶叶倒出,就新鲜茶叶的外形、采摘标准和茶农们进行交流。据了解,螺形茶外形纤细,卷曲成螺,因其香气芬芳鲜嫩,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其加工工艺难度较高,品质容易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要想加工出好的螺形茶,首先在采摘上一定要严格筛选,技术人员介绍,茶叶叶形要选择“两叶一针”,大小要均匀,嫩叶老叶不能混采。同时,加工过程也有讲究。“采到的茶叶一定要晾青,(水分)要减到70%左右,等它水分散发得差不多了,这样(加工出来)的茶,口感比较不会苦涩。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温度、火候、水分等方面也需要严格控制,设备更新的步伐也要跟上。”
经过一上午的交流指导,茶农们表示收获满满,今后也更有信心继续种茶制茶,为擦亮梅县绿茶品牌尽一份力。
“以前用我们的老一套做出的茶,质量有些参差不齐,特别是我们以前做的茶叶茶末很多,通过这次交流,得到了一些经验,会有所改善,(种茶制茶的)信心更强,做出的茶质量也会更好。”茶叶种植大户罗耀兴表示。
全媒体记者:钰潆 佳龄
通讯员:廖国英
编辑:雅芳
审核:谢勇 陈海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