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大民生。近年来,梅县区将农村厕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如今在农村,一个个干净卫生的新厕所不仅方便了村民,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还推进了乡村文明建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今年63岁的温水胜是南口镇竹香村的五保户村民,过去,他家的厕所是户外简易的旱厕,既不卫生,也不安全。今年7月份,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帮助下,他将家里的浴室改建成了卫生厕所,既干净又卫生。“以往是旱厕,就地上挖一个洞,用石条或树板架上去。上厕所又臭又不安全,一不小心踩空了就掉进粪坑了。现在方便得多,不用出屋,也很卫生。”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口镇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在进行认真细致的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全区统一的奖补激励政策,对完成农村旱厕改造的村民实施奖补,鼓励村民支持参与“厕所革命”,收到良好成效。其中,今年6月份开始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中,共有20户问题户厕完成改造,截至目前该镇累计完成户厕改造79户。“新建的厕所是奖补5000元,改造的厕所是奖补3000元,不足的部分由农户自筹。”南口镇政府农办工作人员沈彩云介绍。
而在南口镇龙塘村的一处休闲活动场所,旁边紧挨着的是一座设施完善的公厕,记者发现,这里不仅分设了独立的男女卫生间,厕所地面和墙面都贴上了瓷砖,还配备了干净的洗手池,照明灯和抽风机也一应俱全,整体环境干净明亮。“现在大家在广场活动娱乐,要上厕所就方便多了,十分方便,也很卫生。”村民谢槐英告诉记者。
自农村厕改工作开展以来,南口镇严格按照农村公共厕所的建设标准规划、建设,选址科学,建成公厕的使用率高。同时制定了管护的运行机制,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保持公厕的清洁卫生和设施设备的完好,确保公厕的正常使用。截至目前,该镇完成新建农村卫生公厕46座。
南口镇农村厕改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我区“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理念,明确工作任务和行动目标,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今年我区全力开展农村厕所问题摸排整改工作,共摸排农村户厕123264户、公厕922座、旅游公厕105座及63所中小学校厕所,其中发现问题户厕278户、问题公厕4座。目前,我区18个镇(高管会)已全面完成农村厕所问题整改工作。
全媒体记者:佳娜 林旋
编辑:黄婷
审核:谢勇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