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是市民“菜篮子”供应的重要场所,更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梅县区将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全力推进。日前,城区5家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均投入使用重新开放。
走进升级改造后的铁炉桥昌达农贸市场,只见菜场前停车线划分合理,车辆有序停放,菜场内宽敞明亮,蔬菜、肉类、水产等功能分区一目了然。记者还注意到,市场还暖心地设置了临时摆卖点,供农户免费使用。
“升级蔬菜、水果、肉类一体化菜台、肉台广告,还有卫生间升级改造,增设二级标准无障碍厕所。我们预计在年后继续对市场进行扩建,预计增加一条通往附近村庄的道路,继续增设一部分停车位,接下来可能还会升级设新能源充电桩,加设一些临时摊位。”梅县区铁炉桥昌达农贸市场负责人陈辉介绍。
市场环境更加卫生,功能区域划分更加科学,通风、消防、监控、防疫等设施更加完善,让前来买菜的群众更加舒心。“特别是对于我们在厂里做饭的来说,这里很多菜都很实惠,老板人都非常好,主要也干净。来惯了这个市场感觉非常好。”一名市民告诉记者。
位于程江镇的扶贵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后也焕然一新,新增了活禽集中屠宰区、农药残留检测室,摊档台增设了分区灯箱。此外,摊档电路、排水排污系统也进行了改造升级,房顶外围还加盖了彩钢瓦。从整体到细节,每一处变化都极大提升了安全性能,为市民采购带来极大便利。“位置也更宽了,自我感觉看上去更美观,总体(改造)还可以。”一名摊主表示。
对此,市民纷纷点赞:“主要态度很好环境很好,你看地板都很干净的。”“每天来这买菜,很干净很卫生,各个摊主都有礼貌。”
这是梅县区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推动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带来的成效。据了解,梅县区前期已摸查出扶贵市场、车上市场、西山市场、金辉市场、所里市场、昌达市场、西桥市场等7家城区内符合升级改造的农贸市场,并按“一家一档,一场一策”原则建档造册。接下来将重点加强城区农贸市场的规范化、人性化、文明化、精细化管理,从细微之处提升形象,切实巩固好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成果。
“升级改造总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到目前为止,基本完成城区昌达、扶贵等5家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下一步将继续完善乡镇12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梅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黄文峥向记者介绍道。
全媒体记者:黄佳文 叶伟诚
编辑:黄婷
审核:谢勇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