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大地复苏。当前,梅州市国家储备林白渡基地正抢抓大好时光,扎实推进国储林建设,为梅州国储林工程建设添砖加瓦。
走进梅州市国家储备林白渡基地,放眼望去,万木吐绿,生机勃勃。记者看到,近年种植的五指毛桃、黑木相思、红锥等林木长势良好,造林工人们正穿梭于林间,除草、间伐、施肥、补植……忙得热火朝天。
“我们现在这里主要是做抚育工作,同时,山里面还有4000多亩地在备耕,等天气合适就要去种苗木。”造林现场管理人员洪楷祥告诉记者,除了眼前能看到的20多名工人在对种植好的苗木进行抚育,还有100多名工人同时在基地里面进行备耕工作,双管齐下,加快推进国储林基地建设。
据了解,梅州国储林项目白渡基地海拔在100米至200米之间,总面积4770亩,过去是纯桉树速生林,于2020年12月完成林地收储,规划通过人工造林、更新改造等措施营建经济林,增加森林面积、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的碳储量。
“我们是在2021年春开始改造种植,目前已经种植改造了684亩,将长期抚育达到‘大径材’的目标。后面还有4000多亩,将把原有的桉树改造成更好的品种。”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约1351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资金支付146万元。建设过程中,我区秉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长远兼顾”原则,选用稳定性好、抗逆性强的优良树种,营造和培育工业原料林、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和大径材用林等多功能森林,积极探索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在擦亮绿色“底色”的同时,提升生态“含金量”、发展“含绿量”,努力实现农民增收、林业增效、国土增绿的美好愿望。
全媒体记者:李小冰 林旋
编辑:雅芳
审核:谢勇 陈海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