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疫情防控“新十条”,梅县区迅速调整优化疫情防控相关措施。近日,记者走访感受“新十条”带来的变化。
记者在高铁梅州西站出站口看到,原本设有的健康码扫码提示牌已经收起,来(返)梅人员无需出示健康码、行程卡,也无需进行落地核酸检测。但梅州西站仍然设立了核酸检测便民点,供有需要的旅客进行核酸检测。
“现在是取消了‘落地检’,旅客出站之后可以自行回去,也可以出站的时候来我们便民点自愿检测,是不收费的。过来自愿检测的旅客,出示粤康码和核酸码进行查验,然后走正常的程序进行核酸检测。”粤东医院医护人员赖雨文告诉记者。
在锦发商业广场,记者看到商场门口设立的扫码标识已经撤下,工作人员不再查验顾客健康码、核酸阴性证明,不再要求扫场所码。商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他们不再对进入商场的顾客查验健康码,但依然严格落实员工核酸检测、场所消毒消杀等措施。
“我们员工还是保持正常的‘一周两检’,我们商场还是进行一天三次的消毒,确保广大顾客的购物安全。国家的新政策出台之后,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商场的人流量相比之前有所增加。” 锦发商业广场运营主管利国栋表示。
此外,记者还走访了梅县区多家药店,发现张贴在药店门窗上的健康码、行程码等二维码全部去除,顾客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药物不再进行实名登记。
“像小柴胡、风热感冒、抗病毒口服液之类的,有37种药以前都是要登记的,现在不用了,可以直接买了。现在买小柴胡、布洛芬、板蓝根颗粒之类的顾客比较多,还有买酒精、消毒液这些的。现在我们备货还是比较充足的,能够满足市民的需求。” 某药店店员刘碧霞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市民的生产生活秩序逐渐回归如常,但广大市民的个人防护意识没有降低。
返梅人员陈女士说:“疫情还没有结束,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戴好口罩,公共场所吃喝一定要注意。”
市民陈先生表示:“平时出来主要就是戴口罩,回去洗手,家里通风,这些是必须做的。”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做好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个人防护措施,全程规范接种新冠疫苗,保护自己及家人健康。
全媒体记者:叶艳 林榈中
编辑:明云
审核:谢勇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