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复核
5大类16个项目
确定为梅州市第九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眼尖的小编发现
梅县白渡牛肉干制作技艺
榜上有名
“白渡牛肉干”如何经过层层选拔
脱颖而出呢?
小编带你一起探寻
“白渡牛肉干”的味蕾奥秘
1
历史悠久 距今有近200年历史
清朝嘉庆年间
宋宜钦创立“生利”牌“白渡牛肉干”,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宋宜钦的儿子宋如庆,建立“白渡生利牛肉干有限公司”,使得“白渡牛肉干”渐渐名扬海外。
1960年
因牛作为当时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便不能再生产,白渡牛肉开始停产,这一停就是20年。
1980年
宋宜钦的孙子宋德盛和曾孙宋增广克服重重困难,在继承传统手艺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工艺加以改良。
1990年
创立“生利德盛”老牌牛肉干脯厂,营业至今。
2
传承美味 坚持延续复杂技艺
“白渡牛肉干”历史如此悠久
它的制作技艺有何特别之处呢?
小编这就为你揭晓
“白渡牛肉干”
选用壮健的客家黄牛嫩肉(牛臀肉)
用手工切成约1毫米厚、5公分长的薄片
加入胡椒、白糖、精盐、适量白酒等调料调味
在日光下晒制两至三天
放入大锅内蒸三个小时以上
再烘干至水分15℅以下
分装入袋
即大功告成
轻咬一口
松软、鲜甜、微辣的独特风味同时散发
没错
这就是记忆中的味道!
3
借“非遗”之力 不断创新打响品牌
2007年3月
“白渡牛肉干”列入梅县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
宋增广入选为“白渡牛肉干”区级传承人。
2018年9月
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省主会场活动,在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大黄村举行,“白渡牛肉干”和“盐焗鸡”被选为梅县区的代表农产品参与展览。
2020年12月
“梅县白渡牛肉干制作技艺”列入梅州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00多年来
世代传承
“白渡牛肉干”犹如
一种记忆中的客家味道
已经不单是一种食物
更是一种乡愁
一种思乡念祖的信物
全媒体记者:翠芳
图片\视频由宋金山提供
编辑:凰仪
审核:谢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