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这是一句流传已久的客家俗语
艾粄,又叫清明粄
是客家地区清明时节的特色小吃
也是客家独特的清明文化
你是否留恋小时候清明粄的味道呢?
你是否记得小时候用石臼捶出来的清明粄呢?
一起跟着记者去看看
纯手工、古法制作的清明粄
闻着清新的草香味
记者来到了南口镇益昌村
村民陈国钦和好友陈媚凤
早早就开始采摘制作清明粄的青草



清明时节
百草嫩绿
湿度较大
艾叶、苎叶、白头翁、鸡屎藤、一包针等性温
有祛湿、祛风功效的青草
成了制作清明粄的必备材料
爱唱歌的陈媚凤
还现场自编了一首朗朗上口的客家山歌
大赞艾叶的好处
山歌视频
将各种各样的青草洗净后
放入开水中烫一下
待青草变柔软后捞起
紧接着便可以将它放在石臼上
用石锤敲打碾压出汁液
陈国钦告诉记者,用石臼捶的原理,其实与一种客家传统舂米工具—“碓”类似。碓,木质结架,末端有一石臼,装盛粮食,碓头包铁,另一端是踏板,上有扶架,利用杠杆原理舂米成粉。
过去,客家人的清明粄就是用碓制作出来的。但时过境迁,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提高,这种工具逐渐消失了。因此,陈国钦只能将糯米粉加到石臼的青草汁液中,用反复锤打的方式,让清明粄更柔韧。
不断捶打后
面团打好了
大伙分工合作捏成圆扁形
便可以上锅蒸了


利用柴木燃烧的火候
蒸30分钟左右
大锅里冒出了浓浓白雾
揭开锅后
一股浓浓的草药清香立马飘散开来
新鲜出炉
啊呜啊呜
赶紧尝一口




清明粄,其貌虽不扬,但却美味而健康;与其他粄类一样,清明粄是美食,更是客家人的一份情怀和沉淀多年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多少客家人的童年记忆。
下个星期天就是清明节了
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自己动手制作美味的清明粄
寻觅这一种清明节的专属味道呢?
全媒体记者:翠芳 诗诗
编辑:黄婷
审核:谢勇 陈海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