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
春天来了
盼望着盼望着今天的梅县党史
上篇我们呕心沥血费尽心思挠破头皮
终于凑成一篇《东征军来梅》
↓↓↓
来了!来了!
他们带着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来了!
(小声bb:“搜刮”那些历史照片真的太难了!)
今日梅县党史
关键词:中共梅县地方组织的成立
Long long ago
阿莹妹翻译:很久很久以前
梅州还没像现在这样细分区域的时候,当时的梅县红色印记不在少数,党团组织许多重要革命活动都在梅县。
在梅城南门
有这样一座凉亭
因顶部呈八角形
故而被命名为“八角亭”
(现位于梅江区)
八角亭: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125平方米。八柱八角,三重檐,八角攒尖顶,绿色琉璃瓦面,雕梁画栋,精工彩绘,颇有气派。
But~
1925年12月
梅县成立党组织——中共梅县支部
是粤东地区建党较早的县份之一
这个四面来风的八角亭
忽如一夜春风来
成为梅县早期党团组织
革命活动地
谁也不曾想到,1925年以前作为观景和乘凉用的八角亭,日后会点燃梅县的革命之火,揭开梅县革命斗争崭新的一页,成为梅县革命斗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来来来~一起来了解
中共梅县地方组织的创立历史
中共梅县地方组织的成立
1925年10月,中共广东区委派张维以广东新学生社特派员的身份来梅发展新学生社和建立中共党团组织,在梅城南门八角亭设立广东新学生社梅县分社办事处,东山中学、学艺中学等校有不少进步学生加入新学生社。
国民革命军东征来梅后,1925年12月,张维与国民革命军十四师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洪剑雄,先在梅城南门八角亭新学生社办事处,介绍吸收东山中学学生会主席陈劲军( 陈启昌)和学艺中学学生会主席李仁华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在县政府公署洪剑雄住处召开会议,成立中共梅县地方组织——中共梅县支部,书记张维,梅县支部当时有党员7人。梅县党组织机关设在八角亭,该亭成为梅县早期党团革命活动地。
1926年初,梅县党员人数增至10余人,先后建立和发展了梅县总工会、梅县妇女解放协会、梅县学生联合会总会等群众性进步团体。
党组织迅速发展。1926年夏,梅县支部升格为特别支部,隶属中共广东区委,机关仍设在八角亭。与此同时划分党、团员,成立共青团梅县特支。1927年1月,中共梅县特支升格为中共梅县部委,机关设在梅城东门塘针嘴巷侯屋华庐。
八角亭成为梅县早期党团革命活动地以后,党员和支部从梅城发展到全县各乡村,梅县党组织也向平远、蕉岭、江西寻乌、福建武平等地发展建立党团组织,梅县成为闽粤赣三省边区党的活动中心地区之一。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如今的梅城八角亭已成为当地市民唱响红歌的地方
韩红 - 我的祖国
八角亭
镌刻着永不消逝的历史记忆
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历史遗存
作为无数革命先烈曾为了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红色印记
是“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红址之一
不忘来时路,开启新征程
中共梅县地方组织的成立,有力领导和推动了全县工农群众运动的发展,开创了革命新局面。
全媒体记者:翠芳 诗诗 莹莹
摄影:沈威
编辑:黄婷
审核:谢勇 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