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恰风华 赓续前行路》系列报道三 | 梅县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

2021-04-22 20:01:11 

《百年恰风华 赓续前行路》系列报道三 梅县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

1925年东征军两次来梅,给梅县革命运动带来极大的鼓舞和推动,为建立中共梅县地方组织奠定了基础。1925年12月,中共梅县支部成立。从此,中共梅县党组织的建设开辟了新天地。

记者 李佳龄:我现在所处的凉亭被称为八角亭,始建于乾隆年间,是梅县早期党团活动地。1925年12月,中共广东区委派党员张维和当时的驻梅东征军(第十四师)政治部主任洪剑雄,就在我身后这座八角亭,共同介绍并吸收了陈启昌(陈劲军)、李仁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天晚上,在洪剑雄住处召开中共梅县支部成立会议,宣布成立中共梅县支部。而当时的支部机关,就设立在这座八角亭。

中共梅县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 罗芳梅:当时参加中共梅县支部成立会议的有洪剑雄、张维、陈启昌、李仁华,以及驻军中的3位中共党员共7人。会议决定了今后的四点任务:一、迅速发展和扩大组织,在各党、政、群团体中建立党的核心;二、限期成立梅县总工会;三、开展学生运动,成立统一的梅县学生联合会;四、以女子师范学校为基点,积极开展妇女运动。中共梅县支部隶属中共潮梅特委。

中共梅县支部成立后,张维、陈启昌等人住在新学生社办事处八角亭内,继续发展新学生社组织和共青团组织,并积极发展党员,会后半个月分别吸收了胡为、肖啸安、蓝胜青、刘裕光、古柏、杨维玉、杨新年等人入党。

记者 李佳龄:随后,党组织迅速发展,至1926年春夏间党支部已有党员80多人。这时梅县支部升格为特支,由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机关仍设在八角亭。此时,所有党员和支部已开始由点到面,从梅城发展到全县各乡村。

1926年春,蓝胜青受梅县党组织派遣回到兴宁,建立了党组织。随后梅县党组织向平远、蕉岭,江西寻乌、福建武平等地发展,先后建立了党团组织。梅县成为闽粤赣三省边区党的活动中心地区之一。(可视化)

1926年夏,中共梅县特别支部根据在党员中划分团员的规定和指示,依据年龄和所负责的工作,将一部分党员转为团员,并成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梅县特别支部,书记为陈启昌。同年8月,成立共青团梅县地方委员会,书记为谢蔚然。

中共梅县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 罗芳梅:1927年1月,梅县已有党员100余人,下辖梅县、兴宁、五华、平远、江西寻乌、福建武平等地支部或小组。为适应组织迅速发展的需要,根据上级指示,梅县特别支部升格为部委员会,书记刘标粦,隶属中共广东区委。

中共梅县地方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有力领导和推动了全县工农群众运动的发展,开创了革命新局面。

文字:李金泽(初稿)刘莹莹(较大改动)曾宏宇(字幕)
摄像剪辑:沈威(主拍)曾滔(辅助)
出像:李佳龄
配音:李佳龄
后期:涂盛楠

热门评论
打开梅县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百年恰风华 赓续前行路》系列报道三 | 梅县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 2021-04-22 20:01:11
连续刷新“梅州速度”! 欣桐科技“智能电子控制器”项目成功试产 2021-04-22 20:01:11
梅县区启动巡察“回头看” 2021-04-22 20:01:11
梅县区:科技助柚农 种好“致富果” 2021-04-22 20:01:11
南口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2021-04-22 20:01:11
城东镇举办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履职专题培训班:提升履职能力 造福一方百姓 2021-04-22 20:01:11
旱情有所缓解 柚农抢抓农时忙生产 2021-04-22 20:01:11
体检大巴随叫随到 “家门口”就能做体检 2021-04-22 20:01:11
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召开 以更大决心更有力举措全面推进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 2021-04-21 19:06:28
梅县区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2021-04-21 19:06:28
没看够!下载个梅县发布呗!
梅县发布 权威声音 急速传达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