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区:问需于民办实事 提升群众幸福感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梅县区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切入点和落脚点,深入调研、问需于民,切实提升工作精准度,推进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450多项,百姓“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走进程江镇古塘村茶仔园,内容丰富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崭新的柏油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沿着村道往里走,只见老屋前原有的荒地和旧鱼塘变成了小公园,修建了步道,种上了绿树,添设了健身器材,成为村民的休闲好去处。
【古塘村党支部书记 陈晓:我们把祖屋周边的整体环境、祖屋的鱼塘打造成休闲娱乐的小型公园,这是茶仔园最大的亮点。打造好后我们群众要有主人翁意识,要把它维护好管护好。】
在大力推进茶仔园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程江镇广泛听取村民建议,了解村民需求,对古民居建筑立面、小巷街道等进行重新规划和打造。
【群众:原来这里一路都是铁丝网,现在通讯(线缆)全部都埋设在地下,安全又好又美观。】
【古塘村党支部书记 陈晓:改造过程中群众也主动参与,家门口有些位置需要如何改造,可能群众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我们尽量保证在不影响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解决他们提出的难题。】
和茶仔园一样,古塘村龙子岗在深入走访调研、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立足群众需求实施“微改造”,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古塘村村委会副主任 林琼珍:比如污水处理、“三线”落地,全部都帮他们整理好,帮他们把屋后的小荒地杂物间打造成咖啡吧,给村民休闲娱乐,并在祖屋前宽阔的地方划出停车位。】
【群众:我们住在城中村里,打造得越好就越开心,这也是群众的需求。】
【群众:过来散步,看到这边很漂亮,就过来看一下,环境很美很干净。】
程江镇以微改造为突破口,立足群众所需,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是我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区坚持问需于民,通过深入调研,策划并实施了五大类“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454项,积极主动对接市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受理意见16件,完成16件,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全媒体记者:黄佳文 卜链锋
编辑: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