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泥塑暑期公益课堂开班 “捏泥巴”中体验非遗
昨天上午,由区文广旅体局指导,区图书馆主办的客家泥塑暑期公益课堂正式开班,孩子们在“捏泥巴”中了解客家泥塑,近距离体验非遗项目。
此次课堂邀请了客家泥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沅声、客家泥塑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芷瑜作为授课老师。课堂上,老师带领孩子们朗诵客家童谣《月光光》,并指导孩子们把童谣里描述的画面用泥塑浮雕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揉泥、捏制、塑形,原本的一块块陶泥变成了月光、莲塘、白马……
学生:“捏这个有点难,但是我还是能感受到这个乐趣,凭自己的想象力,还有动手能力,还有美术方面(的能力)。”
据了解,客家泥塑是梅州市级非遗项目。此次公益课堂为期5天,通过学习客家泥塑制作技艺,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感受客家文化。
客家泥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沅声:“客家泥塑是以表现客家文化、传递客家乡情为主要内容的泥塑艺术作品。希望小朋友们通过对这个项目的体验、学习,对传统文化有更多了解和热爱。也希望客家泥塑这个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全媒体记者:正华 链锋
通讯员:陈浩勤 卜一婷
编辑:雅芳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