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的梅县实践”系列报道四 全力书写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答卷
教育是一座桥梁,一边是个体的成长,一边是社会的进步。新征程上,梅县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优化教育布局、提升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高水平谋划推进教育强区建设。
在梅县区高级中学,记者见到了今年参加高考的准大学生黄承文。他告诉记者,今年他的高考分数为635分,名列梅县区高考成绩第二,目前已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录取。黄承文说,圆梦心仪大学和专业的背后,是努力、是坚持,以及学校和老师的帮助。
梅县区高级中学2023届高考优秀学生黄承文:“我们班主任也是非常负责,就是每次考试前、考试后都会叫我们出去,帮我们一一分析自己出现的问题。”
翻看梅县区高级中学今年的高考“成绩单”,一个个亮眼的成绩振奋人心。据了解,在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的新背景下,该校坚持“高三高考三年背,高中三年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引导学生提前树立高考意识,加强教学工作研究,突破重点难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梅县区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年级主管主任张志远:“通过三年的努力,我校今年高考有两位同学上了600分,居全区第一和第二名,一个是梁天韵同学639分,一个是黄承文同学635分。美术生邱冰同学取得了专业科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满树的繁花硕果,离不开沃土雨露。梅县区立足自身教学实际,深化教育领域改革,认真抓好“双减”工作,强化学校常规管理,抓好教师培训工作,完善教师考评激励机制,发挥名校长名教师作用,推进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有力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梅县区高级中学副校长李裕民:“扎实推进新高考改革,落实综合素质评价,以新教材内容为教学根本,积极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并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
梅县区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温荣华:“关键是如何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我们通过线上线下、互联网+这个科技,产生区域教研。我们教研科研部跟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集中研究出一些新东西提供给学校运用,立足区情,以生为本,科学备考,才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
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还需提供更多优质学位。梅县区全力推进学校新建、扩建,增强学位供给能力。梅县区宪梓中学于去年九月投入使用的新建教学楼可新增学位近千个,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学子。
梅县区宪梓中学副校长赖国军:“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新建一座教学大楼,增加了18个班,增加了初中学位近千个,极大缓解了梅县区城区学位紧缺问题。”
同时,学校高度重视硬件建设,加大改造力度,不断完善提升学校教学设施,持续优化育人环境,让教育发展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
梅县区宪梓中学副校长赖国军:“把学校100多间教室的灯光全部改为防近视的灯光。校道改造、球场翻修以及师生宿舍的空调安装,大约投入资金六百多万元。下一步我们学校也会从各个方面,包括校园的绿化、净化、美化方面还有校园文化方面进一步提升。”
累累硕果的背后,是我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有力实践。梅县区将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水平谋划推进教育强区建设,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同时扎实推进“五育”并举为目标的课堂改革,努力实现“减负、提质、增效”,使课内和课外相得益彰。引导教师把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形成独特教学特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推动梅县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沈明珠 叶艳 李霖锴 沈嘉诚 曾宏宇
编辑: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