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民声1
近期,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多发,“支原体肺炎”成为了家长们讨论的高频词。那么,支原体肺炎到底是什么病?它是怎么传播的?该如何防治?
在粤东医院的儿科病房内,不少儿童因为反复高烧、剧烈咳嗽等症状住进了医院。
家长胡女士:“刚开始是有点低烧,后面就高烧,烧到39℃。吃了几天药没有缓解,所以过来医院,照了CT,才知道是(支原体肺炎),就办了住院。”
秋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昼夜温差加大,出现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支原体肺炎进入就诊高峰。粤东医院儿科主任梁粤介绍,支原体肺炎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
粤东医院儿科主任梁粤:“支原体肺炎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有些是直接接触传播,所以在小学和幼儿园是最常见的。今年是支原体流行季节,而且毒株的侵蚀力较强。”
支原体肺炎的易感人群是5岁以上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与多数肺炎类似,为不同程度发热、咳嗽,有时伴有头痛、流鼻涕、咽痛、耳痛等。肺部早期体征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呼吸音降低、湿性啰音,少数病例会发展为危重症。
粤东医院儿科主任梁粤:“如果患有支原体肺炎,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有些也是轻症的。如果出现了持续性的中高热,非常剧烈的咳嗽,或者出现了胸痛,呼吸困难,气促,还是要到医院来就诊。”
目前,没有预防支原体肺炎的疫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粤东医院儿科主任梁粤:“一般预防措施是要勤洗手,不聚集,封闭环境或是人口聚集的情况下都非常容易相互交叉感染,在学校要勤通风,戴口罩。”
此外,家长还可以从保持充足睡眠、营养均衡、适当锻炼等良好生活习惯入手,增加儿童抵御病原体的能力。
全媒体记者:潘佳娜 古正华
通讯员:李璟潞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