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群众推进“百千万工程” 钟永辉:扎根田间地头 做农业科研的不懈耕耘者
钟永辉是梅县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他扎根沃土,在阡陌纵横的田野里忙碌,用辛勤汗水和农技智慧浇灌着每一块土地,努力做农业科研事业的不懈耕耘者,用实际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同期声:“你看这棵柚树它引进来两年就挂了这么漂亮的果,这个表征看起来就比较适合我们当地的生长,所以我们下一步研发的方向要重点关注这棵树的基因……”
在南口镇南龙村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科创中心基地,钟永辉正与同事一起,观察基地所引进柚树的长势情况。据介绍,该基地占地约200亩,是我区农业领域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这里的每一个优良品种、每一套栽培技术,都汇聚了钟永辉与同事们的辛勤汗水。
梅县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钟永辉:“(基地)建设有无病种苗繁育中心,还有黄龙病检测中心、土壤化验检验室,还有就是柚类种子资源库等项目,配套完善水圳道路等。(基地的)柚类种子资源库收集了全国 151 种的柚类种子资源,还有我们新引进的金都一号火龙果、西红柿、中科1号红松茸等一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适合我区生长的新品种、新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增加我们本地农民收入。”
钟永辉从1996年起就从事农业工作,2012年到农科所成为了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他长期奔波在区委区政府提出的金柚、茶叶、水稻等农业主导产业和火龙果、鹰嘴桃等特色产业的田间地头,扎实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在他看来,做农业科研,就要工作在田地,技术从泥土中来,应用到田间的生产。这不,刚从基地结束工作的钟永辉,又马不停蹄来到了石扇镇,为这里的柚农提供技术指导。
梅县区石扇镇西南村科艺公司果场负责人黄春辉:“(钟永辉)基本上每个月过来一趟,在提质增效方面,包括病虫害(管理),各方面的管理,一直都在指导。在他的指导下,质量就提升了,产量也逐年提升,比较感谢他。”
钟永辉时常到田间地头为农户答疑解惑,通过理论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向广大果农传授品质提升关键技术。近5年来,他累计组织、参与举办各类农民培训156场,培训农民2.3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农民技术素质。同时,作为省、市农村科技特派员,钟永辉从2021年至2024年到石扇镇开展驻镇帮镇扶村,根据石扇镇具体情况进行技术帮扶,并因地制宜发展红松茸、南药、冬种咸菜等新产业,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石扇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陈苑红:“通过培训班的形式以点带面去推广(技术),让我们整个镇的金柚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色产业方面也是带动我们的群众种植红松茸,达到亩产经济收益3万元左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钟永辉在紧紧围绕“农业研发与推广”这个目标努力学习提升自我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思考和摸索如何带动整个农技队伍的整体进步。
区农科所粮油研究部部长钟剑富:“钟所发挥农科所‘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经常下乡带我到生产一线去指导农户,会把我放到一些项目中去锻炼(自己)。(我的)业务能力也在钟所的指导下慢慢(提升)了很多。”
斗转星移,四季变化,十几年来,钟永辉将汗水挥洒在田间,也收获了金灿灿的成果。他奔波在田间地头,为梅县区引进推广了重大农业技术8项,鹰嘴桃、红松茸等新品种10个;主持研发的2项制茶技术被列为梅州市农业主推技术。他先后获得2017年广东省最美农技员、第二届全国“最美农技员”等荣誉称号,今年,他又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他说,他将立足本职工作,围绕服务“百千万工程”和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为我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
全媒体记者:叶艳 李霖锴
实习生:余金梓 庄云蔚
编辑:黄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