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雨”为令 “汛”速行动 梅县区:牢牢掌握防汛主动权 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8月20日14时,梅县区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当前,梅县区各级各部门闻“汛”而动,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强化巡查监管和值班值守,全力以赴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水库运行调度等各项工作,筑牢防汛“安全墙”。
在水车镇安美村安尾水库,当地干部正对水库大坝、溢洪道、输水涵闸等设施进行巡查检查,及时排除存在的风险隐患。
水车镇水利组组长邓立:“我们全镇有 8 个水库,防汛期间我们对全镇的水库都是加强值班巡查,对水库的溢洪道还有输水涵管的阀门都要进行检查巡查,手机有专门的 APP,有水库监管平台可以登录巡查。我们都是 24 小时值班值守。”
在水车镇安和村,镇村干部正在逐户走访,实地查看房屋周边安全情况,对村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开展全面排查,同时向村民发放地质灾害防治科普手册、防灾避险明白卡,提高群众安全意识。
村民吴伯:“十分关心,镇干部也会来,村干部也会来,(告诉我们)尽量住下堂,不要住上堂。发了地质灾害防治避险(手册)宣传,会去看,了解一下。”
水车镇安和村党支部书记吴雄锋:“我们首先会到每家每户,比如说去在册的削坡建房户(家中)进行排查,发放宣传资料。还有涉及到其他低洼地区的,房屋比较旧的,有孤寡老人之类的,这些都会去排查。”
记者了解到,水车镇加强巡查和值班值守,密切监测雨情水情,做好防汛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安全度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水车镇应急办副主任钟鸿宇:“严格落实 24 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主要领导带班制度,加强值班巡查,清点并保证应急物资的充足。全体镇村干部按照网格化管理对削坡建房户开展隐患排查,发放明白卡,及时转移群众,水利部门定时到山塘水库开展防汛检查,确保水位不超过警戒线。应急办成员到各企业开展防汛安全生产检查,要求各企业在气象部门发布橙色、红色预警时停工停产。”
当前,梅县区各级各部门严格压实三防责任,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危险区域安全巡查,切实落实城市防洪排涝、江河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防御措施,同时做好群众转移工作,做足应急准备,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梅县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何松彪:“第一是加强了预警研判,我们前期在 366 个行政村和 914 个自然村加装了简易雨量桶,要求各乡镇建立雨量桶工作群,雨量达到每小时 30 毫米以上,或者说每 3 小时达到 50 毫米以上就要上报区气象局和区应急管理局。第二就是做好群众转移工作,截止到今天14 时,我们已经转移群众共9373人。第三块工作就是预置4支应急救援队伍共40人,主要预置在松口、隆文和白渡三个镇,其他队员都时刻保持待命状态,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开展救援。”
全媒体记者:叶艳 李建平
编辑: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