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梅县区坚持多镇多村联动,串珠成链、连线成片、集片成带,按照“三色同辉、三产融合、三线同美”思路,集中资源打造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示范带动全域乡村全面振兴。
在梅州市东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土栽培种植基地内,一串串形态均匀、个头饱满的番茄挂满枝头,呈现出丰收的喜人景象。据了解,该公司通过大棚无土基质栽培的标准化种植模式,配合微电脑控制系统的浇水施肥技术,大幅提升了番茄的生长效率和品质。
梅州市东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古伟民:”以基质栽培为主,在温、光、水、汽、肥这几块,我们通过感应器把各方面数据导出来,然后我们通过电脑去补水、补营养液,还有调控温湿度,在下一步的拓展计划当中,我们都会以这种基质栽培,包括这些智慧化的种植方式去进一步拓展,开发我们本土的一些智慧农业的模块。”
该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也积极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将改良成熟的番茄种植技术进行推广,让当地的农户参与到合作种植中,激活“强村富民”的内生动力,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加速跑”。
梅州市东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古伟民:”适合本土的这些品种做好之后,我们会通过品种的展示,跟他们去做一些交流,本地农户的话,现在也有很多过来这边学习,我们也带动周边很多农户在这边务工,下一步我们会探索出一个比较合适的销售途径,然后联农带农,共同把(销售)渠道做起来。”
梅州市东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上打造高效农业的缩影。据了解,近年来,我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工业思维”“产出思维”发展农业,引进珠海华发集团投资近4.6亿元,建设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山地现代化设施农业项目,示范带内种植金柚3万亩、茶叶8000亩、种植水稻2100亩,农业总产值达6亿多元。
记者 贠毓:”沿着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一路向东,我们来到了蕴藏着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雁洋镇雁上村,在这里,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及市民前来打卡,感受叶帅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游客 冯女士:”给孩子进行红色教育,对(培养)他们自身的吃苦耐劳、为人民服务精神很有帮助。”
在推进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过程中,我区高标准保护利用好叶剑英纪念园等红色资源,将苏区精神有机融入基层党建工作,成功打造13个党旗最红、党味最浓、党性最强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其中雁上村入选中组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试点村。
雁上村党总支部书记 叶新全:”借入选中组部“红色村”试点契机,投入1000多万元改造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及2个村民小组党群活动中心,建成“山水情深”叶剑英元帅故乡情怀主题展馆与红色驿站等,后续将积极引导叶剑英纪念园周边店铺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同时着力改善周边环境,让游客收获更加优质的红色旅游体验,充分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守好红色文化根脉,绘就美丽乡村新风貌。当前,我区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切入口,实现了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一时美”向“持久美”的华丽转变。
记者 贠毓:”漫步在雁洋镇阴那村的村道上,绿树与整齐的白墙青瓦客家民居相映成趣。2023年以来,阴那村大力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在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及茶园新种植樱花270多株,全村共种植了杜鹃、彩叶蕉、黄杨等花卉1万余株,呈现出路路见花、处处是景的新风貌。”
阴那村村民 李叔:”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阴那村的民房风貌更漂亮了,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了,到处都是绿树红花,也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到阴那山来旅游观光,带动村里的酒店、民宿和特产店铺生意兴隆,大家感到十分幸福。”
近年来,阴那村抢抓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的机遇,紧紧围绕发展现代乡村产业、实施乡村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打造绿美生态等方面,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提升整体实力,绘出富强、美丽、幸福的新图景。
阴那村党支部书记 温国庆:”融合发展茶产业和文旅产业 ,推动了灵光寺、茶海观峰、樱花茶园、雁南山居民宿的提档升级,打造阴那山“千亩茶田、万株樱花”网红打卡点;制定一个阴那村的乡村规划和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愿参与农房微改造,每个月会开展两次村庄大清洁活动,由党员干部带头,带动村民从“旁观者”主动成为“参与者”,共同维护好村内的干净整洁的环境。”
乡村大变样,焕发新活力,这正是我区高标准建设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新成效新景象。接下来,我区将铆足干劲、乘势而上,着力绘就产业更加兴旺、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完善、生活更加和谐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全媒体记者:张诗惠 贠毓 李霖锴 曾凰仪
编辑:冯伟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