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梅州市梅县区委一届十一次全会召开 乘势而上 感恩奋进 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排头兵
今天,中国共产党梅州市梅县区第一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区委常委会主持会议。会议书面传达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十二次、十三次全会精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副市长、梅县区委书记吴泽桐代表区委常委会作报告,并就《中共梅州市梅县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稿)》向全会作说明。区委副书记、区长温助民就经济工作作专题讲话。
会议指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梅县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过去五年,我们强党建、抓实业、促项目、优服务、惠民生,主动服务融入“双区”建设,用心用情用功推动苏区振兴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持续巩固扩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构建“3113”绿色产业体系,优化提升“一江两翼”生态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一核两城”城乡发展格局,全力推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排头兵。
会议强调,今年重点要抓好九项工作。一是聚力严防严控,筑牢疫情防控防线。把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全方位织牢织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立体防控网。二是聚力培优育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按照市委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打造若干个市域产业集群要求,构建以绿色工业、现代农业、特色文旅、新产业为主体的“3113”绿色产业体系。三是聚力平台建设,积极参与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以“一区一港一带一园”绿色产业平台为载体,借力新一轮穗梅对口帮扶,主动融入“双区”产业链,当好“双区”配套产业基地,服务融入“双区”“双城”,接受支点辐射、服务支点建设。四是聚力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五是聚力城乡融合,促进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一核两城”建设,加快建设丙雁“三宜”城、畲江水车产业城“两城”,带动东、西两翼各乡镇一体协同发展。六是聚力生态保护,夯实绿色发展根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持续优化提升“一江两翼”生态发展格局。七是聚力“三好一正”,深化文化强区建设。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提升区融媒体中心传播力影响力,唱响主旋律,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浓厚氛围,扎实推进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打响红色文化品牌,讲好梅县名人故事。八是聚力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补齐交通设施、农业农村、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短板,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创造条件。九是聚力民生改善,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健康梅县建设行动,民生保障、就业促进行动,平安梅县提升行动,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持续保障和改善重点民生。
会议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力,持续巩固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成果,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为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会议号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开启梅县区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排头兵,为全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梅县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全媒体记者:温芳兰 李建平 沈嘉诚
编辑: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