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吃“七样菜”,你吃了吗?
今天是正月初七,在这一天客家人素有吃“七样菜”的习俗,寄托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和祝福。“七样菜”到底有哪些菜?分别有什么寓意呢?一起去了解一下。
一大早,记者走访我区部分肉菜市场看到,不少市民都在选购大蒜、葱、芹菜等寓意美好的蔬菜,有些菜档还特意将“七样菜”一束束搭配好,方便市民购买。
菜档档主:现在还早,都卖了20多斤了。一年当中就今天最好卖,今天初七“七样菜”是最好卖的。
市民:以前就是有这种传统,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以前的人就说(吃了七样菜)捡金又捡银。
市民:客家人的风俗说吃了(七样菜)运气比较好,每年(年初七)都要吃七样菜。
市民:已经形成一个习惯了,孩子们也知道。
据了解,客家人正月初七吃“七样菜”由来已久,“七样菜”是指把大蒜、葱、芹菜、芥菜、芫香、甜菜、韭菜等七种不同的蔬菜放在一起炒,是一道寓意美好的吉祥菜。随着社会发展,现在的“七样菜”已经不再严格要求哪几样菜,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搭配。
客家民俗学者 梁德新:“七样菜”有自身的含义,如芹菜取义为勤劳,(吃了)大蒜比较会计算,葱吃了比较聪明,(吃了)芥菜比较有计谋。
此外,正月初七,也叫 “人日”。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女娲是最古老的造物主,她按照顺序在前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在第七天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也被称为“人日”、“人庆结”。这一天,客家人通过吃“七样菜”,祈求平安健康,丰衣足食。
全媒体记者:李金泽 陈杙桐
编辑:雅芳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