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元宵佳节 品味传统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节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春灯节。元宵节也是客家民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这一天,客家人会举行各种传统的活动。
在中国,正月十五吃元宵是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也称为“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时至今日,在元宵这一天吃上一碗汤圆,是不少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项传统。
其实在客家地区,元宵节不仅仅是指正月十五,一些地方从正月十二开始便庆祝元宵了,直至正月十六仍有庆祝活动。在梅州地区,元宵节举行“赏灯”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活动。赏灯,又叫做“上灯”,因为在客家方言中,“灯”与“丁”同音,“上灯”即为“上丁”,是客家人为家族中新出生的男孩摆酒庆祝、上族谱的一种仪式,寓意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原梅县区博物馆馆长 朱迪光:去年如果有男丁出生的话,要回自己祖屋或者祠堂挂灯笼,这就是所谓的添新丁,也就是赏灯。还要把新生儿的名字写上去,有时候没有取名字,节日又到了,就会写新丁两个字。这样子庆祝家里面或者宗族里面又有人口增加了。
记者:佳娜 伟诚
编辑:雅芳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