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印发了《广东省农村(社区)婚丧嫁娶等习俗活动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
疫情以来,不聚餐、不串门,不聚集是咱们坚守的防控指引,但是每逢红白喜事(婚丧嫁娶)就可为难了!举办(去参加)嘛,又担心人多人杂有感染风险,不举办(去参加)嘛,感情上又说不过去!
这个常态防控指引一出台,咱们按着指引做就好!赶紧让乡亲们看过来吧!
原则
增强健康理念、提高文明素养;
推进移风易俗,从简举办活动;
严格落实防控,避免出现疫情。
适用范围
广东省城乡居民自发举办的,有一定规模人群参加的婚礼、丧礼等习俗活动。
职责分工
谁举办、谁负责
村督促、镇指导
政府管理和监督
主要措施
一
加强防控政策引导
改陋习、树新风
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
二
分区分级分类管理
高风险地区:禁止举办。
中风险地区:限制参加人数、尽量分餐、增加距离、测量体温、健康扫码或登记、场所消毒通风。
低风险地区:测量体温、人员健康扫码或登记、场所消毒通风。
三
落实人员健康管理
1
开展健康监测
举办者应安排专人对参加人员进行健康信息登记和体温监测,掌握前14天的旅居史和健康状况;
对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须向社区报告,按最新防控要求进行健康管理;
出现发热(≥37.3℃)、干咳等症状的人员,禁止参加活动。
2
做好卫生防护
科学佩戴口罩,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地方需戴口罩;
加强手卫生,注意咳嗽礼仪。
3
控制人员规模和密度
参加人员原则上控制在150人以内;
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尽量避免握手、拥抱等密切接触行为。
4
设置临时医学观察点
观察点用于初测体温≥37.3℃人员的体温复测和待送人员停留;
观察点要设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
观察点配备1-2名工作人员,负责体温监测和发热人员的管理,并配备水银温度计、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消毒纸巾、医用乳胶手套、速干手消毒剂、84消毒剂等。
四
食品卫生及用餐管理
食品加工制作符合要求,注意生熟分开;
食品加工场所清洁卫生;
用餐提供公筷公勺;
食品储藏防止交叉污染,加强肉、海鲜类等冷冻食品储藏安全;
用餐者保持一定距离,可减少桌椅摆放、间隔1米、错位用餐等。
五
加强环境消毒
举办场所、休息场所、接待区域、公共卫生间、厢式电梯——清洁、消毒、通风;
食品加工场所、就餐场所——保持空气流通;
储存食品的场所——加强通风(增设机械通风);
高频接触表面、地面——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
空调通风系统——清洁消毒、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应急处置
一
疑似症状人员处置
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新冠可疑症状人员时,立即引导病例到空旷区域,避免继续接触他人,在临时医学观察点隔离观察,做好防护并送当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排查。
二
病例处置
核酸筛查阳性病例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立即转送当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排查,积极配合当地疾控中心开展各项防控措施。
三
终末消毒
相关场所应在当地疾控中心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消毒。
四
其他处置措施
密接接触者和场所管控按照最新防控方案和我省相关应急处置预案做好防控措施。
目前,我省各地虽均为低风险地区
但是!
低风险 ≠ 零风险
如需举办红白喜事
还需严格按照指引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来源:广东省疾控中心等
编辑:蔡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