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稻种“上天入地” 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2021-07-15 20:15:52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优质的种质资源不可或缺,而航天育种作为种质科研创新的重要手段也让无数科研工作者扎根其中。今天(7月15日)的“小康圆梦”专栏我们一起走进航天育种中心,看小小稻种的“上天入地”之旅。



七月的广东已入盛夏,也正是早稻收割的繁忙时节。在江门恩平,种粮大户冯剑洪前几天刚刚把自家种植的500亩水稻全部收割完毕,看着堆了满仓的稻谷,冯剑洪的脸上也乐开了花。

江门种粮大户 冯剑洪:

最高产的“华航31(号)”

收割的话(好的时候)有1000多斤

米厂也喜欢要



冯剑洪提到的“华航31号”是近年来我省主推的水稻品种,也是近年来航天育种的代表性成果。

江门恩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 陈健章:

主推的品种是华航系列

前期是 “华航31号”后期是“华航49号”

产量高 对病虫害各方面抗性好

深受我们农户欢迎



广东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自古便与水稻结缘,针对水稻育种的科研攻关也从未停歇。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郭涛教授正带着他的学生为刚刚收获的实验稻进行样本分类。这批水稻“大有来头”,8个月前,稻种跟随“嫦娥五号”进行了一次长达23天的环月旅行,随后安全返回地球并“落户”广东。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 郭涛:

航天育种它是利用了空间的一个独特的因素

来诱发植物的种子发生遗传上的改变

对于品种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无论产量 品质 抗性 易种性

耐肥 抗倒都是对育种的需求

那通常而言达到国标优质二级以上的这个稻米

它的口感 外观 商品价格都是比较高的

我们所推出来的航天育种的品种

都要达到国标优质二级以上



一粒小小的稻种从“上天”再到“入地”凝聚的是无数科研人员数十年的心血。为了获取具有重要价值的优良新基因,往往要从上万份样本里逐一筛选、培育,最终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绿色的水稻新品种。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 顾幸伟:

我们已经做了一个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三年行动方案

在这个方案中

我们首先梳理出了60多个攻关的科研项目

其中包括破卡点的 强优势的 补短板的一些攻关项目

一直以来种质资源的共享方面是一个短板

那么我们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突破

在这个种质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上

发挥我们广东改革开放排头兵

试验场的这样一个优势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记者:李昊岩 齐柳 罗文晖 陈世豪

热门评论
打开梅县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联播+ | 共谋未来 习近平一天三通电话提到同一倡议 2021-07-15 20:57:30
肖海棠:保护知识产权 为创新驱动保驾护航 2021-07-15 20:30:00
广东潮州一送餐员2次往外卖里吐口水,事后客人翻看监控才发现 2021-07-15 20:24:26
小小稻种“上天入地” 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2021-07-15 20:15:52
韶关乳源云门山旅游度假区 2021-07-15 19:53:26
高州全力以赴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市) 2021-07-15 19:49:39
珠海市通报石景山隧道透水事故最新情况 2021-07-15 19:39:00
稳中向好!我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2.7% 2021-07-15 19:38:53
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扎实完成工作任务 2021-07-15 19:38:43
李玉妹赴清远参加代表主题活动 2021-07-15 19:38:37
没看够!下载个梅县发布呗!
梅县发布 权威声音 急速传达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