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昏黄的路灯下,一辆货车、一个身影,他是一名执着的瓜农,也是一位平凡的父亲。近日,一名拍客拍下的街头一幕,让无数网友鼻头发酸、泪水翻涌。一条“路灯下的父亲”的视频,为何让人“破防”?一段段夜归人的回家路,留下了多少忙碌的背影,包含着多少生活的温度?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平凡的人们带给我们的那些感动。
凌晨12点40分的街头,这样的画面很难不引人注意:略带倦容的瓜农独自坐在路旁,路边已没什么人,但他仍在等待买主。视频拍摄者见到这一幕,上前交谈。接下来的对话触动着更多人的心:瓜农来自河南开封,为了给家里8亩多地的瓜卖个好价钱,他驱车近4小时来到郑州,有时要卖到凌晨一点,一切都是为了供家中一儿一女上学。视频拍摄者听完,不但买下了所有的瓜,还送上自己拍下的瓜农的照片,嘱咐瓜农一定要让孩子看看父亲在外卖瓜的不容易。
视频里的瓜农,肩背微弓,稍显单薄,然而这位路灯下的父亲,身上却有着几乎天下所有父亲的影子。正如拍客发布这则视频时的留言,“以前总觉得父亲无所不能,可有一天我发现,他也会老,他也会累。”为什么我们总会感觉父亲“无所不能”?不过是因为肩上的责任,让他们不得不一次次全力以赴罢了。或许并非每位父亲都会在深夜卖瓜,但绝大多数的父亲都甘愿选择肩撑日月,把成年人世界里的诸多不易,永远藏在那个坚强的背影里。
亲情的归属,是路上的永恒坐标,标刻着出发的意义:家庭在身后,世界在前方。纵然一身疲惫,但提到儿女时,瓜农脸上却满是慈爱与骄傲——儿子即将大学毕业在实习,女儿上了初中成绩还不错。家庭的温暖,就这样蕴藏在夜归路上的星光里,更表露在言语间坦露的心迹中。这沉甸甸的父爱,初品苦涩,实则甘甜。而更多视频前的网友,在这份淳朴的父爱面前,联想起自己的父母,回忆起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叹着父母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的不易。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归”,甚至有时“卖不完路边一躺就睡了”,这位瓜农的奔波劳作,虽然饱含着生活的不易,却也满载着收获的热望。劳动的汗水洒过,是城市里目之所及的街边一瞬,更是从播种到收获的寒耕暑耘。人间万事出艰辛,在我们目之所及之外,还有无数平凡的人们,在每一个太阳还未升起的清晨,在每一个夜幕已经深沉的晚上,都在真诚地、努力地奋斗、生活。岁月为证,奋斗不止,通向美好生活的足迹,永远从脚下开始,直至全力以赴。
卖完了剩下的西瓜、准备回家时,面对视频拍摄者递来的水、送上的照片,瓜农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连称感谢。善小而为,善莫大焉。在被瓜农的故事戳中泪点之余,当行色匆匆的你我,再度偶遇跋涉的同路人时,不妨也超越各自的起落悲欢,敞开心扉,将温暖传递给那些努力生活的人。要知道,生活的体感温度,始终在由我们共同决定。正如瓜农收工回家前的最后一件事,是仔细地把车旁掉落的稻草捡拾干净,向下一位城市的夜归人传递善意。
“路灯下的父亲”令人感动,在于我们看到一位父亲为生活奔波的不易,也在于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所带来的心灵的慰藉。这两天,郑州的暴雨牵动人心。但在磅礴的大雨中,我们看到手挽手形成“人墙”一起过马路的行人,看到有人被洪水冲走众人奋不顾身冲进激流将其救回,看到社交平台上转发暴雨救援信息、为“胡辣汤加油”的爱心传递……和关注郑州街头那位卖瓜的父亲一样,人们将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给予那些正在经历着艰辛、困苦的人们,让战胜灾难的力量不断汇聚。正如经历暴雨惊魂一夜的市民所说,他们感受过绝望,但在与陌生人的相依中获得了希望和力量。愿大雨早点停歇,愿所有人都能平安回家。
这正是:
星夜望断长街,惟盼儿女欢颜。
父爱如山本无言,更见人间良善。
(文|李忱阳)| 荐书 |
★ ☆ ★
《与世界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
★ ☆ ★
丨简介丨
继《与时代谈谈心》后,人民日报评论部的“睡前聊一会儿”栏目再推系列读物之《与世界谈谈心》。本书系统梳理了这两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热点,分为都市、生活、艺文、校园、新知、科技、心理、食饮、光影、风尚10个部分,给读者一个触摸时间、观察世界的窗口。
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本书所收录的,也只是我们这个宏大时代的吉光片羽。但这些文化现象、社会风尚、思想观念,就像风与水之于大地,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觉中刻画着我们的时代。我们尝试从中看到水的走向、听到风的声音,去发现、接受和推动改变。我们希望,瞬间的积淀不要流淌,岁月的馈赠别被消磨,而是在时间的河床上凝聚起沉潜的力量。我们希望,能与读者一道观察、思考,发现更广阔的时代,与社会一起向阳生长。—京东已售,扫码即购—
— “与时代谈谈心+与世界谈谈心”套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