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标:传承“时传祥精神”,29年奉献粪便处理一线

2021-07-22 18:37:14 



粪便处理一直被认为是最脏臭的工作之一。但在广州,有这样一名党员,坚守粪便处理一线岗位29年,他用青春演绎当代“时传祥”,成为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时传祥精神的生动样本。

他就是张继标,广东梅县人,1992年进入广州市无害化处理中心,一直从事粪便清运、粪水池疏通等工作,于2007年光荣入党。



“凭努力挣钱吃饭,一点都不丢人”

1992年,二十出头的张继标刚到无害化处理中心参加工作。他向记者回忆,上班第一天就被扑面而来的恶臭薰得“翻江倒海”,甚至不停呕吐。“回家一拿饭碗就想到车间的各种工作场面 ,不断恶心、反胃,吃不下饭。”张继标说。

据介绍,当时由于设备落后,掏粪工人工作辛苦。而且在社会上地位不高,工资偏低,单位的工作环境也比较恶劣。家里人心疼地劝张继标换其他工作,当时身边的亲朋好友也不理解他,张继标有过打退堂鼓的想法,但他的内心却又有种不服输的倔劲,“别人都能干,我为何不能干?”张继标说。据回忆,当时班长多次找他谈心,对他的工作和生活给予关怀,车间的老职工经常与他一起交流、坦诚相待,他们在岗位上坚守十几年,有的甚至三十年,这种坚守与家庭温馨般的集体氛围感染了张继标,于是他重新鼓起干劲,最终还是说服了自己:“我凭着自己的努力挣钱吃饭,一点都不丢人”。凭着一股倔劲,他坚持了下来,这一干就是29年。

粪便处理工作环节多、工序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清理卸粪池,这也是一项最辛苦的工作。当粪便进入处理系统时,常有些沙石、大团垃圾等沉淀在卸粪池底,影响池内容量,需定期清理。工人们要跳下一米多深的粪池内,用铁铲把各种垃圾一铲一铲地铲到外面。人站在狭小的卸粪池里,长统胶鞋深陷粪便之中,臭味令人窒息,工作难度很大。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各种粪便将积累越来越多,容易传播疾病。“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张继标和同事们长年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时传祥精神”。



高峰期曾一天处理1000多吨粪便

据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无害化处理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设备简陋,工作强度大。粪便进行简单的渣水分离后,主要靠人工处理:要用铁锹一铲一铲地把粪渣、垃圾铲入斗车,再一车车推到垃圾车里,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从各种渠道运送来的粪便不仅脏臭无比,还夹杂着许多砂石等垃圾,遇到大的粪团,张继标要用铁锹铲、用手去拉,这是一项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苦累活,粪水总是溅得全身到处都是。

广州的夏天炎热漫长,出于劳动防护的需要,张继标在工作时要“全副武装”:全套密封的工作服、长统水鞋、16层纱口罩、橡胶手套,长筒水鞋——这样的装束,不干活已经是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粪便常常是在吸粪车上发酵了一个晚上或几天的,卸放时粪便奇臭难闻,隔着口罩传过来的气味还是让人恶心难忍,上一天班下来,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到下班时手套、胶鞋里也能倒出水来。 “阿标(张继标)是个爱干净的人,每次工作完回家,怕味道影响家人,总是第一时间洗衣服。”张继标妻子告诉记者。据了解,过去高峰期时,张继标每天要承担1000多吨的粪便处理任务。

在亚运会、亚残运会等重要活动期间,广州无害化处理中心需要承担上百座单体活动式公厕设点服务和24小时处理粪便等保障任务。每逢这个时候,张继标需要加班加点,开着吸粪车到各外设点抽粪清运。在抽粪过程中遇到故障,张继标就充当修理工,通过运用平时积累和学习的维修知识、向老司机学习的维修技术,对故障粪车进行维修处理,保障吸粪车的顺利作业。多岗位锻炼下,张继标的工作技能得到不断提升,他自身也得到成长进步。

“掏粪工”标哥把“粗活”变成“绝活”

时光飞逝,转眼间,曾经二十多岁有着一股子冲劲的青年张继标,已经成了年近五十、同事口中的“标哥”。近年以来,粪便处理逐渐走向机械化、现代化,清理卸粪池也改成了机械化作业。张继标也与时俱进,认真学习铲车和液压挖掘机的操作技术,成了一名技术过硬、能独当一面的“现代掏粪工”。同时,他还考取了电工证,掌握了设备的操作方法。据同事介绍,他平时注重钻研维修技术,把“粗活”变成“绝活”:在输送系统岗位上,他通过耳朵倾听输污泵的响声就可判断出泵的运转是否正常,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检修效率。

2007年,因工作能力突出,张继标光荣入党。据单位介绍,虽然身处一线基层岗位,但他仍能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党总支和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尽管工作辛苦,但每次支部活动、党员学习,他从不缺席;尽管他文化水平不高,但每次学习都认认真真做好笔记,积极撰写心得体会。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党员理论学习的要求越来越高,学习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线上线下学习齐头并进。张继标克服信息化水平薄弱等不足,耐心向其他党员干部请教,不断提高线上学习水平,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市城管部门智慧党建APP等软件上,始终紧跟步伐,积分名列前茅。







防控也争先,传承好家风

2020年起,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为降低病毒粪口传播风险,张继标岗位,主动担当作为,第一时间投入防控一线。他做好全身防护,带着同事身背消杀药剂对整个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消毒。在庞大的工作量下,他还利用空余时间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到公交站协助测温、维持秩序,倡导大家戴好口罩,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继标被同事们表扬为“老黄牛”,这一憨厚朴实、任劳任怨的形象,也被他带到了家庭里。为了让妻子、女儿有更好的作息时间,张继标每天早上五点左右就起床煮早餐,做家务,十几年如一日。张继标说:“我自己读书不多,文化水平不高,但我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为女儿树立起榜样”。据介绍,他的女儿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中名列前茅,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据悉,张继标多次被评选为单位年度先进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城市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并于1996年、2012年和2016年3次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城市美容师”。2017年张继标被中环卫协会评选为“2017十大最美环卫者”。2019年被评为“广州先进工作者”,广州市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及“广东好人”称号。

记者:罗俊琳

通讯员:成广聚 吴镝锋 陈李臻



热门评论
打开梅县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航拍丨“河”你一起 共渡“南”关 2021-07-22 16:23:14
同比增长13.0%,GDP超5.7万亿元!八个关键点看广东上半年经济 2021-07-21 18:01:44
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来没有设计、制造和泄漏新冠病毒! 2021-07-22 18:39:50
新冠病毒溯源有关情况 有这几种可能性! 2021-07-22 18:39:14
张继标:传承“时传祥精神”,29年奉献粪便处理一线 2021-07-22 18:37:14
广州年轻人多久在家做一次饭呢?看看街访怎么说! 2021-07-22 18:20:00
高校“大洗牌”!广东本科投档分数出炉,谁是“爆款王”? 2021-07-22 18:19:14
对于世卫提出在中国开展第二阶段溯源调查,中方明确表态 2021-07-22 18:18:38
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14名被困人员已全部找到并确认遇难 2021-07-22 18:18:03
把手给我!一医院通过央视新闻互助平台获救援 2021-07-22 18:17:52
没看够!下载个梅县发布呗!
梅县发布 权威声音 急速传达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