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通讯:探访以色列“3D打印肉”初创企业

2022-10-02 19:46:11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2日电通讯:探访以色列“3D打印肉”初创企业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 吕迎旭

在阵阵规律的“打印”声中,机器上的托盘在装有红色和白色生物墨水的打印喷头间来回移动,丝丝缕缕的“牛肉”雏形便这样诞生——近日,记者在以色列一家专注于3D打印“培养肉”的初创企业中,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开机、检查设备、电脑上设定相应程序、打印、关机……打印好一块约手掌大小的“牛肉”大约需要10分钟。它看上去肥瘦相间、色泽鲜美,拥有与普通牛肉相似的纹路,而且被打印成了漂亮的心形。

“无论是形状还是肥瘦比例,都可以预先在程序上调整相应参数,实现个性化设定。”这家名为牛排所有者食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阿里克·考夫曼对新华社记者说,3D打印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可重复的、可定制的技术,以复杂的、可预设的几何形状灵活控制生物墨水量和细胞空间位置。

“培养肉”又称“细胞培养肉”,以动物干细胞为基础人工培育而成。考夫曼说,制造“培养肉”的方法首先是从目标动物身上提取干细胞。打印所需的生物墨水中,红色墨水为肌肉细胞,白色墨水为脂肪细胞,它们正是由牛的干细胞分化而成。

在打印机旁的生物实验室,记者看到科研人员们正各司其职。他们被分成了四个小组,分别是细胞分离组、分子细胞工程组、悬浮培养组和组织工程组。

“细胞分离是最基础的环节,也是一个优中选优的过程,只有质量最好的细胞系才会被选中,最后成为生物墨水的一部分。”分子细胞工程组负责人约尼·莫斯科维茨说。

考夫曼表示,打印完毕并非大功告成,被新鲜打印出的“牛肉”需浸润在营养培养基中几周时间,让干细胞在受控的环境中增殖。“正如肉牛需要发育和养殖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出栏一样,被3D打印出来的肉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成熟,只不过这个过程在培养基中被大大缩短了。”

考夫曼说,由于目前3D打印“培养肉”成本较高,而且在口感上和普通牛肉相比有较大不同,对不少该领域的初创企业而言,大规模量产仍面临一定挑战。为了节省成本、提高口感,目前他的团队主推的人造牛肉产品,是将植物蛋白作为基底的“素肉”与3D打印的“培养肉”合体的“混合肉”。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优化以及更多市场竞争的引入,培养肉的生产成本可以进一步降低,对研发者和生产商而言更具成本效益,对消费者而言更加经济实惠。”他说。(完)

热门评论
打开梅县发布查看更多评论
热门推荐
时政微纪录丨习近平:大飞机事业一定要办好 2022-10-02 15:54:54
大型纪录片《征程》|第九集 望山河容颜 2022-10-02 07:26:34
大型政论片《我们的新时代》第一集《发展之变》 2022-09-27 01:06:30
新华全媒+|河南鹤壁:荒山种出丰收瓜 2022-10-02 19:46:49
重阳到白云山登高,要有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2022-10-02 19:46:33
(科技)通讯:探访以色列“3D打印肉”初创企业 2022-10-02 19:46:11
坚持40余年!“中国的艺术必须按中国的方式来” 2022-10-02 19:29:10
星空有约|走,重阳节一起去看老人星 2022-10-02 19:29:09
江河奔腾看中国·黄河行|宁夏:塞上江南黄河来 2022-10-02 19:29:09
内蒙古满洲里筛查出1名阳性人员,市区实施3天临时静默管理 2022-10-02 19:26:13
没看够!下载个梅县发布呗!
梅县发布 权威声音 急速传达 立即打开 ×